团体倡设残疾医疗券 建议参考长者医疗券金额 助视障者求诊私家

撰文: 陈倩婷
出版:更新:

香港失明人协进会昨日(9日)发表调查,逾四成视障受访者的医疗开支逾4000元,九成人同意医疗券有助减轻经济负担。失明人协进会会长庄陈有今日(10日)受访指,现时公营医疗设施人多,视障人士所住的地方若与设施距离远,前往求医亦有困难,故提倡增设残疾人士医疗券,方便有需要人士求诊,若可分流至私营医疗亦份属好事,金额方面则可参考长者医疗券的做法。目前合资格长者可获发每年2,000元医疗券,累积金额上限为4,000元。

香港失明人协进会会长庄陈有(资料图片)

香港失明人协进会会长庄陈有接受港台节目《千禧年代》访问时表示,现时公营医疗设施人多需排队,视障人士未必住在附近,前往求诊具挑战性,有时需要陪诊服务,故建议增设残疾人士医疗券,令失明人士与其他人一样,可以有多于一项选择。而近年公营医疗系统爆满,医疗券助分流部份医疗需求亦是好事。

失明人协进会进行的调查显示,6成受访者过去3年平均花逾2000元作为医疗开支,当中4成更花逾4000元。庄陈有称,部份视障问题是因长期病患而引起,求诊次数多,医疗券料可带来帮助。金额方面,可以参考长者医疗券的金额,并每年作检讨。

他续指,相信措施不至于太昂贵,对港府而言只是很小的财政负担,他称明白新冠肺炎疫情下开支有所增加,惟只属暂时,协会提倡的是长远对社会弱势社群的改善措施,政府不应抱持“唔使做就唔做”的态度推行政策。

陈志刚(左)期望港府考虑将医疗券延伸至65岁以下残疾人士,照顾残疾者医疗需要。何睿知(右)认为,虽然视障人士可申领伤残津贴,但金额不足以应付医疗开支,亦未能解决公营医院地点问题。(梁鹏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