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人士倡设残疾医疗券 助减经济负担:有病都唔敢睇医生
香港失明人协进会一项调查发现,过去3年逾四成视障受访者的医疗开支逾4000元,七成多视障受访者身体不适时未必即时求医,九成人同意医疗券有助减轻经济负担。
团体指出,现时政府提供的伤残津贴,不能全面照顾医疗所需。有后天失明的视障者,坦言曾因公立医疗轮候时间长、私营服务费用贵,即使有眼疾问题,亦未能就医。本港现时设有医疗券,供65岁以上长者使用,机构期望可与长者“睇齐”,促港府加码推出“残疾人士医疗券”,增加对残疾人士支援。
机构于今年6月4日至19日期间,以网上问卷形式访问312个视障人士,当中9成为65岁以下。调查发现,逾4成只选择公营医疗服务,7成多视障受访者身体不适时未必即时求医,主要原因是私营诊所昂贵、公营诊所轮侯时间长及难预约;9成人认同医疗券可增加求诊地点选择,及使用私营医疗次数。
调查亦揭示,6成受访者过去3年平均花逾2000元作为医疗开支,当中4成更花逾4000元,即相等于约两个月伤残津贴。9成人同意医疗券有助减轻经济负担。失明人协进会促请,港府增加对残疾人士在医疗上的支援,包括落实推行残疾人士医疗券。
50多岁的马女士患有严重糖尿病,其后因糖尿上眼,视力仅余两成,亦诱发多项并发症,包括肾及心衰竭等,需要恒常到专科覆诊。马女士亦曾因病情导致行动不便,“上巴士都要3个人推我上车先得。”
经济压力大 视障人士不愿求医
她指,近日眼角出现分泌物,医生着她前往急症室求诊,但她忧虑疫情有感染风险,“而且好似好大阵仗,唔敢去,所以而家都系每日用棉花棒吸走佢(分泌物)顶档。”马女士现时正领取综援,由于经济压力,即使患病,亦不会往私家诊所求医。她认为,如有医疗券,可直接前往眼科专科求诊。她又表示,平日如有身体不适,则会打电话预约公营医院门诊,曾试过两、三日均未可成功预约,或需改往较远的诊所,“但我唔熟路,好难自己一个去。”
机构促请,港府应延申向残疾人士发放医疗券,金额应与长者“睇齐”,以及涵盖陪诊等服务。香港失明人协进会执委何睿知认为,全港有约17万名视障人士,虽然视障人士可申领伤残津贴,但申领门槛高,根据港府最新统计数字,现时有50多万名残疾人士,当中仅得16万人有领取伤津,他又认为,公营医疗等候时间长,倡议增设残疾人士医疗券,可便利他们及早求医,而且医疗券非以现金发放,“有需要先会用”;政府现时设有综援,支援有经济困难人士,但他认为,综援不能解决公营诊所地点不便困难。
香港失明人协进会平等参与社会委员会副主席陈志刚则指,曾多次向港府争取设立残疾医疗券,但不得要领,局方亦以已设伤残津贴作推却理由,但他认为,伤津基本金额每月1800多元,供照顾残疾者应付多方面的日常开支,“唔认同局方所讲系包埋睇医生。”期望港府可于今届施政报告著墨,照顾残疾者医疗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