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润雄:学校不应为初中设通识科 冀未来“呢科无学校参与”
通识教育科是中学文凭试的必修科目,有学校为令学生尽早适应课程,由初中开始已开设相关科目。教育局局长杨润雄今早(5日)接受商台节目《政经星期六》访问,强调通识科属高中科目,就初中课程应著重培养知识基础,故称“初中不应有通识科”。
据杨润雄了解,去年仍有110多间学校为初中学生设立通识科,当局将持续与学校洽谈,料今年不会超过20至30间设有相关科目,冀未来“呢科无学校参与、课本亦唔需要用”。
教协副会长、中学通识科教师田方泽指,过往学校开设校本初中通识科恒之有效,但近年教育局却对这科取态有变,令大多学校改名为“生活与社会”科应对。他指,虽然实际上对教学内容影响未必太大,但教育局形式上干预校本,质疑背后有政治动机。
↓↓高中通识科教材 过去已删减内容↓↓
杨润雄解释,初中学生应集中培养知识基础,方能在高中课题时分析题目并运用多角度思考,否则未能建立知识基础,届时将会是“空谈式辩论”,故他认为“初中不应有通识科”。
初中通识科课本都唔需要再用
他续指,据了解去年仍有110多间学校为初中学生设有通识科目,料今年不会超过20至30间学校。同时指出,现时坊间可见的初中通识科书本,或是数年前设有,但因应初中年级不需设立通识科目,故相信未来“无学校会参与、课本都唔需要再用”。
通识老师:过往校本初中通识恒之有效 教育局近年取态有变
过去有传媒统计有220间中学设立校本初中通识科,占整体约四成六。教协副会长、中学通识科教师田方泽表示,自新高中学制推出以来,有不少中学均开设初中通识科,教学内容主要涵盖时事议题、个人成长与发展及跨学科专题研习等,以衔接高中通识教育科,做法一直恒之有效。
田方泽指,据知当年教育局对学校开设初中通识正面,不过,近两、三年却对这科取态有变,认为这科不符合人文学科的领域范畴,派员到校视学时亦会多提出质疑,在目前大环境下,学校大多将初中通识科改名为“生活与社会”,或是采用综合人文科保留相关学习领域。
他认为,学校将科目改名后,由于“生活与社会”科设课程指引,故预计将要采用官方教科书,不如以往般以校本教材为主,但实际教学内容未必影响太多。不过,田质疑,教育局多番向学校施压,干预校本设立初中通识,难免令人联想有政治动机,想取消整个通识学科。
至于《港区国安法》自6月30日通过并在港实施,当中指出须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并提高守法及安此意识。杨润雄称,重点是教育及认识,希望透过教育令学生培养安全意识及建立国观念,并对国家有认同感、责任感以协助维护国家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