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90岁危疾翁在家善终机构助运遗体 女儿:他走得有尊严
安详和煦的午后,阳光洒进屋内,林小姐一家人,守在爸爸的床褟前,安然话别。人生最后一刻毋须困于白恺恺的病房内,在自己熟悉的、温暖的家中,由亲人陪伴离开,林小姐认为对老父是最好选择,毋须让恐惧入院、患晚期大肠癌的爸爸担惊受怕。面对至亲的离去,他们一家伤感哽咽,但不呼天抢地,“因为爸爸走得好有尊严。”
有社福机构推出晚期病人临终宁养服务,亦可按照病患者及家属意愿,支援及协助在家离世相关安排,包括借用医疗仪器、提供医护,以及协调运送遗体事宜等。计划推行4年以来,终有零的突破,林伯是服务首个在家离逝个案。疫情持续,机构指查询趋增,相信服务可予危疾临终者多一个选择。
患晚期大肠癌、90岁的林伯,今年3月初离开人世,女儿林小姐忆述,爸爸生前抗拒入院,“每次入去唔系大嗌、就系抆开晒啲喉管。”与病魔博斗,亦磨蚀意志,“佢成日都话点解自己咁无用,连死都咁无用”,为减省爸爸入院痛苦,林家经医生转介后,去年10月开始安排爸爸接受居家宁养服务,及至今年3月初,林伯病情突然急转直下,林小姐再面临十字路口:将爸爸送院或让其在家离世。
她再寻求机构协助,护士遂上门评估林伯身体状况,林家便随即召开视像家庭会议,林小姐与已移居新加坡的兄姐们商量利弊后,便一致通过父亲留在家中走人生最后的一段路,但不无忧虑“家姐不停追问,(在家离世)系咪唔会当作尸体发现案。”
外聘的家庭医生到场讲解在家离世程序及处方药物,机构则安排维生监察仪器及讲解相关殡仪程序,另提醒家属提早联络管理处,安排遗体运离路线,林小姐恍然自己不够周全:“系㖞,自己都好迷惘,好彩有佢哋提供方向。”奔波一整天后,她当晚通宵守在病榻前,陪伴父亲。
老父离世 二女及时赶回话别
家人话别的同时,亦急盼身在新加坡的二女可及时赶抵,时间不断倒数,“希望家姐赶得切返嚟。”最终一家人聚首床前,林小姐依然记得,爸爸弥留的那个下午,阳光满满,房间一隅摆放香薰,亦播放轻音乐,“成个气氛都好舒服,太阳照射入嚟沐浴住佢,好温暖”,患有认知障碍症的林老太亦向老伴细语:“儿女都在这里了。”
众人相伴下,林伯安详离世。在场的医生签发死亡文件后,护士与家人们为林伯洁净遗体,另开启机构借出的冰垫机,保持其处于低温状态,“星期日死亡登记处休息,所以要等第二日先可以登记同运送遗体”,管理处“封䢂”协助,殡仪公司则派出Benz 7人车接送至殡仪馆储藏,林小姐尤其难忘夹道送别一刻,“好似送机咁,一家人同爸爸讲再见,欢送佢展开新的旅程。”
圣雅各福群会赛马会安宁颂“安.好”居家宁养服务,为60岁或以上、于港岛区居住的临终患者,提供临终护理照顾支援,机构亦会协助办理在家离世的善后安排。机构计划经理余乐天表示,计划推行4年,截至今年6月,共有392人接受服务,平均年龄为80岁,89%由公立医院转介,另有1%属自行申请。他又指,疫情下由医院转介的个案减少,但自今个月起,接获的新个案超越以往平均,当中5宗求助曾考虑在家离世方案,但最终因不同原因打消念头,此外亦录得10宗外间查询,创历来新高,“过去4年,街外人的查询都系1个起、两个止。”
计划费用全免,机构会提供社工辅导及护士支援,亦有医疗及辅助器材借用,另会支援家属及照顾者,但部分额外服务则须收费,包括雇用看护、药物费用,医生上门及签文件费用,殓葬则需另行安排。
赛马会安宁颂项目总监、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周燕雯表示,疫情下病人多思考生死,对住院亦有疑虑,“有病人话唔想临死一刻,无亲人喺身边”,不少港人在家工作或停课,亦易于照顾危疾重症家人,不过本港居所环境则是一大限制。她又指,本港每年有约4万人离世,现时晚期照顾仍以医疗主导,但较少触及家属实务及情绪支援,“香港仍然有好多空间”,周认为,台湾及新加坡的宁养经验亦值得借鉴。
在家离世会否涉及法律考虑?根据现行法例,凡离世前14天内有医生诊断,可列作自然死亡,余乐天指,机构会安排医生到场签发死因医学证明书及医学证明书,即毋须进入公众俭房及进行解剖,但他指亦有例外,有个案突于睡梦中离世,送往急症室后,警察循例询问后亦不须进行验尸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