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华白海豚数目跌80% 珠三角剩2000条 环团促2024设保育区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华白海豚被列为“易危”品种,本港附近海域的中华白海豚数目近年亦锐减。环保团体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香港分会今日(2日)发布紧急行动计划,指出现时珠三角一带水域只剩下约2,000条中华白海豚,香港数目过去15年更下跌80%
WWF专家形容,“现时是拯救白海豚最后机会”,并指须两岸跨境协调,以及收紧规例等。团体又列出多个“核心区”,包括龙鼓洲区、南大屿山及西大屿山区等,要求政府2024年之前成立海豚保育管理区,以及将水底噪音纳入环境影响评估等。
WWF今日表示,与多间团体,包括渔农自然护理署、内地环保组织等。WWF海洋保育主任吴嘉怡表示,现时中华白海豚面对多种生存威胁,包括沿岸发展及建筑工程等,令白海豚栖息地丧失及退化;另外亦有不可持续、破坏性的非法渔业等亦令食白海豚食物供应不足。
因此WWF推出《中华白海豚紧急保育行动》,希望稳定及恢复珠三角白海豚种群,计划建议覆盖白海豚主要栖息地的核心区及缓冲区进行管理,包括划定大屿山海豚保育管理区,以将对白海豚的人为干扰和威胁减至最低。
WWF促将白海豚恒常用作觅食、交配的活动的主要水域列为核心区。本港水域范围内的核心区包括龙鼓洲区、南大屿与西大屿区、索罟群岛区,以及被列为历史核心区的大小磨刀区,即以往有白海豚频密出没。WWF建议在核心区优先推行保育措施,亦须管制船只航行速度等。
另外团体亦建议设缓冲区,为白海豚生态走廊,可允许进行影响不大的人类活动。WWF提出在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应禁止任何建筑工程和养蚝活动;并建议延长季节性休渔期,加强巡逻及执法机制,以打击非法及破坏性渔业活动。而除将水底噪音纳入环评外,亦建议修复红树林及其他湿地生境,以增加渔业资源及改善水质。
吴嘉怡解释,以往的白海豚保育方案均是由政府在发展后提出,形容是“先破坏后保育”,并举机场第三条跑道为例子。她指今次行动希望令政府采取更积极角色,如主动成立保育区。她又认为,拯救白海豚须两岸跨境协调,故今次行动中与国内组织合作,同步推出活动,稍后亦会举行公众参与活动,如网上联署等。
WWF海洋保育主管麦库克 · 劳伦斯(Laurence McCook)博士认为,中华白海豚是香港、澳门、广东共同拥有的特别物种,亦在三地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假若这标志性物种绝迹,无疑是一宗全球悲剧(World Tragedy)。因此他指各地政府、企业以及市民须抓紧最后机会保育中华白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