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便利店三分天下 贸易公司旺区开两舖 与7仔OK打价格战

撰文: 梁焕敏
出版:更新:

“梗有一间喺左近”是便利店7-Eleven的宣传口号,自2007年底华润万家VanGO加入便利店市场后,沉寂八年半再有新经营者加入,想从连长和系主席李嘉诚也放弃的市场占一席位。数月前尖东及铜锣湾出现两间名为“KT Store”的便利店,以售卖烟包及饮品为主,由一间从事转口烟包贸易公司开设;部分物品订价低于7-Eleven(7仔)及Circle K(OK)两大便利店,似有以低价抢攻之意。有学者指出,这个便利店新丁背后欠缺大财团支持,想突围打破垄断有难度。摄影:李泽彤、陈焯𪸩

以蓝白色设计的KT Store现有两店,附近都有其他便利店。

尖东OL张小姐每周有数日会到公司附近的便利店,购买蛋糕和饮品等做早餐,在她眼中,便利店主要功能是“充饥、解渴”,便利、24小时营业和分店多,是她选择光顾的主要原因。

便利店货品的售价比超级市场为高,她并非不知道,“平时我去超市就会格价,但来这里就不会了,因为售价一定比较贵”。另一经常光顾便利店的陈先生则表示,主要是来缴交费用。

政府统计处“零售业销货额环比统计调查”显示,今年8月的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为339亿元,较上年8月下跌10.5%;惟与上年8月比较,食品、酒类饮品及烟草的销货价值却逆市上升8.8%,这三样货品,恰巧都是便利店主要的收入来源。

进驻尖东铜锣湾

现时本港便利店市场主要由三大公司垄断,即7-Eleven (7仔)、Circle K (OK便利店)及华润万家VanGO。今年6月,铜锣湾广场二期地下及尖东好时中心商场地下,均开设一间名叫“KT Store”的便利店,主要售卖饮品、零食、酒类及烟包等,两店面积各只有数十平方呎,舖面以蓝色和白色为主,设计简单。

店内近半的面积用来放置出售的烟包,都是在本港并不常见的韩国牌子,店员称顾客主要是游客及吸韩烟的本地人。

两店附近都有7-Eleven的分店,一名KT Store职员说:“生意因此比较差,通常都是来购买香烟的,现在这边(尖东)旺丁不旺财,多人行、无人买!”

主打格价战

作为一间新便利店,KT Store主要打价格战,故意将部分产品订价低于7-Eleven和Circle K。

我们以益达无糖香口珠20粒袋装为例子,KT Store尖东店卖9元,比7-Eleven和Circle K分别低1元及1.5元,甚至较百佳和惠康便宜,但比VanGO贵0.1元。不过,KT Store的道地蜂蜜绿茶500毫升装每樽售11元,为4间便利店当中最贵,比Circle K贵3.5元。

开办KT Store的荣升投资有限公司,本身是从事转口烟包贸易。公司发言人表示,近年有意进军零售业,故于两大消费热点开设便利店作试点,未来将由目前朝7晚12营业,逐步扩至24小时营业。

KT Store货品与其他便利店及超市售价比较。

百佳旗下“便利佳”只剩一店

现时便利店市场分店最多是7-Eleven。全港首间7-Eleven于1981年在跑马地开幕,为英资怡和洋行旗下的牛奶国际引入,透过自设分店及特许经营模式,于2003年扩展至477间,至今年增至933间,即自沙士后增加近一倍。

分店数目排次位的Circle K,是由利丰集团引入,现属于旗下利亚零售有限公司管理,首家Circle K于1985年开设,至今年6月底,全港总共有324间分店,较2003年的166间增加接近一倍。Circle K与7-Eleven的不同之处,在于所有香港店舖均由利亚拥有及管理,而非特许经营。

在两间公司开始加快发展速度的时候,长和系主席李嘉诚旗下的百佳超级市场,在2002年底也进军便利店业,开设6间“便利佳”(Express),当中3间24小时营业,另外3间营业时间则为朝6晚12,位处中环、观塘、天后、马湾及数码港,惟现时便利佳只余一间在机场岛的国泰城。

至于华润万家于2007年底加入战团,开设首家VanGO便利店,现时有约80间分店。

华润万家的VanGO开业近10年,现在约有80间分店。

学者:突围破垄断有难度

中文大学市场学系教授冼日明指出,现时便利店市场仍未饱和,尤其是游客区有较大发展空间。对于有新投资者加入,冼认为该公司未有经营便利店经验,加上欠缺大集团在背后支持及舖面地方太小,会有一定难度。

冼日明估计其目标客群以年轻人为主,该店主打卖韩国烟包,或是想借此试水温和推广。他认为两舖开于旺区的7-Eleven附近,料可吸纳部分客源,“有些顾客可能不想排队付款太久,见新便利店不用排就光顾”。

便利店开业需逾65万元

7-Eleven可迅速扩展,源于其采用特许经营制。香港永久性居民可向该公司申请开店,除提供足够人手,并需备有65万至75万元的现金作开业资本;公司会为申请人提供60至90日的在职训练,完成后才获移交店舖经营,租金由7-Eleven缴交。

曾经开7-Eleven的前香港特许加盟经营商协会主席洪永如表示,据个人经验,需用23.8万元作货品抵押金,另外40万至60万元为特许加盟费,为期5年,货品抵押金可于经营期后取回。

他指,货品来货价每月不同,透明度不高,“作为店主,其实都好似打工咁,细舖每日营业额得一两万元,扣除所有费用,店主通常每月只得万多元收入”。

因此,不少人在心灰意冷下离场,但仍有人愿意投身特许经营便利店行业。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