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专访│罢工医护工会主席:若无封关 港疫情或如外国般失控

撰文: 郑翠碧
出版:更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放缓,本港至今已有960人出院,不少确诊者都感激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及治疗,而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亦率领一众官员拍片,透过鼓掌向医护致敬。
这边厢有医护人员受赞赏,但那边厢曾在2月初参与罢工约8,500名医护,则被医院管理局发信要求交代“缺勤”原因,医管局主席范鸿龄形容无权决定不追究罢工医护。
发起罢工的“医管局员工阵线”主席余慧明接受《香港01》专访认为,医管局未有汲取17年前的沙士教训,起初轻视疫情,以致口罩等装备不足,当时医护人员眼见疫症爆发在即,要求与政府对话不果,才愤而罢工,希望施压令政府“封关”。回望这数个月抗疫,余慧明相信,假如口岸没有施加管制,本港疫情或会有如外国般失控。
(抗疫系列报道)

相关文章:新冠肺炎.专访│余慧明:罢工时每一步都沉重 计划参选9月立会

医管局员工阵线的办公室,其中一幅墙贴满便利贴,是工会的“连侬墙”。 (廖雁雄摄)

工会发起工业行动并非新鲜事,但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大规模罢工,却是本港历史上首次。医管局员工阵线主席余慧明在专访忆述,当时医护人员眼见疫症爆发在即,惟多次发出公开信、要求对话,都得不到医管局及政府回应,“系佢哋不作为令我哋行呢条路。”

医护起初促堵内地入境人士 林郑以健康申报回应

1月22日本港出现第一宗“高度怀疑”的个案,同日医管局员工阵线联同多个工会发声明,要求政府立即拒绝所有国籍的旅客经由内地入境;翌日本港确诊两宗从武汉输入的个案,员工阵线再次呼吁政府在口岸堵截人流,并扬言不排除发起工业行动。不过,政府起初仅要求坐高铁来港的旅客填写健康申报表,年初一(25日),刚从瑞士外访回港的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把健康申报扩至所有口岸,并暂停来往武汉的航班和高铁。

▼回顾2月初医护罢工情况▼

+19

疫情在内地多个城市迅速蔓延,而医护行动亦有所升级。1月26日,员工阵线提出两阶段的罢工方案,政府尚未对诉求照单全收,但就在1月27日开始限制曾到湖北省的非港人入境,后再透过停发签注、暂停部份口岸运作、削减交通服务等限制入境人流。

促封关、要求确保装备及隔离设施充足 林郑指封关不切实际

员工阵线不满,隔空还价,重申必须“全面封关”外,也要求政府确保口罩供应足够;医管局保证隔离病房及防护装备充足,并要求医管局不对罢工秋后算帐。不过,林郑月娥在1月底至2月初多次表明“封关”是不切实际,并解读封关等同“不出、不入”,亦质疑封关是针对内地人,不符世界卫生组织要求不要助长歧视的指引。

员工阵线及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升等管理层的谈判破裂,前者宣布2月3日展开罢工行动。在罢工持续至第3天,林郑月娥在2月5日宣布,2月8日起所有在过去14天曾到内地的所有人士,需强制检疫14天,员工阵线形容措施是“局部封关”,其后由会员投票决定结束罢工行动。2月3至7日共5天的罢工行动,有逾8,500名医管局员工参与,当中包括500多名医生,5,700多名护士,1,300名专职医疗人员及800名支援职系员工。

余慧明认为是医护罢工促使政府对口岸施加管制。 (廖雁雄摄)

余慧明承认“封关”诉求定义不够清晰

抗疫数月,余慧明回想当初,承认工会对诉求中的“封关”的定义不够清晰,但强调工会已不断重申诉求非针对内地人,而是所有近期曾到访内地的所有旅客,斥特首林郑月娥的说法是找借口。她认为不能以失败形容那次罢工,更指医护的行动迫使政府对口岸施加各项管制,形成“局部封关”,入境人次大减,否则本港疫情或会有如外国般失控。

2月初,医护罢工,有医护人员手持“医护罢工,封关救港”的标语。 (资料图片/郑子峰摄)

余慧明亦指出,工会要求医管局公开防护装备存量,医管局起初不愿意定期公布,“话公布都无意义”,“但罢工一完,第二日杨谛冈(医院管理局联网服务总监)就话口罩得返一个月存货。医管局之后有逐少回应,但佢唔会话因为工会而咁样做。”其后,医管局定期在例行记者会上公布外科口罩、N95、保护衣、面罩的存量,但数量只足够医管局使用一至两个月。翻查资料,2003年沙士一役后,明文规定公院需要3个月存量的医护装备,以应付沙士重临。

▼公立医院防护装备不足,医管局要求消毒重用装备例子▼

一开始还投标购装备 后来才亡羊补牢

余慧明批评,医管局高层曾经经历过沙士,为什么未有汲取教训,做好准备,“当年好多未知数,爆发咗一段时间先知点处理,今次知道病毒源头,但就无做好准备,一开始仲用投标方式(购买装备),后来先直接采购,只系亡羊补牢!”

抗疫3个多月来,工会不时收到会员反映防护装备不足,医管局经常更改指引的问题,例如有护士曾被要求8至10人共用一个面罩,“一个人用完,用酒精抹完再畀下一个人用。”余慧明透露,有医院更把本应即弃的眼罩拿去消毒重用,“同事话焗完之后歪咗,啲胶熔熔哋。”她叹道,这些事件都反映,工会最初提出的担忧及诉求合理,医管局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装备。

2月初,医护罢工,有路经玛丽医院的长者向罢工医护举起拇指,以示欣赏。 (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病人要追究工会 ? 余慧明:应指向医管局

对于有病人指因医护罢工而被延误治疗,将会循法律途径追讨损失,余慧明认为,受影响的病人更应向医管局追究。她解释,工会一早已向医管局说明工业行动的内容,而参与罢工的员工占约一成,亦即有九成员工仍可继续提供服务,“有九成人可以调配,如果高层系负责任,应该有应对方案!”

她强调,基本法第27条保障了工业行动的权利,若医管局惩处罢工员工,工会将会抗议,或会诉诸法律行动,工会亦设立了基金支援受影响的员工,但她坦言基金存额不足200万元,未必充足,有需要时会再筹募捐款。她形容,参与过罢工的8,500名员工大多齐心,坚称自己是罢工而非缺勤,即使面临秋后算帐,亦无退缩,与工会“齐上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