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调查指停课期近七成家长精神困扰 团体促政府助托管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持续,全港学校仍复课无期。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于3月进行调查,发现约一半受访家庭的幼儿于疫情下经常出现不听话、烦闷等情况。调查亦参照世卫标准计算家长的精神状态,发现近七成的受访家长分数高于标准的12分,属于受精神困扰状态,需要接受个案辅导。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赛马会天水围家庭健康促进中心于今年3月进行网上问卷调查,访问765名家中育有6岁或以下幼儿之家长,了解他们于停课后面对的困难。调查发现,四成受访家长每周只带孩子外出一天,两成更完全不外出。当中最多人担心孩子于社区受感染,其次为怕带病毒回家感染家人及口罩不足等。
幼儿较多出现偏差行为
调查又发现,疫情下幼儿出现偏差行为及负面情绪较平常多或经常出现,如不听话、烦闷,亦有破坏玩具或乱丢东西,甚至踢人、咬人或打人。此外,家长对于疫情害怕程度高,当中以10分满分,平均分高达8.04分;而对日常生活影响程度同样高达8.31分。
家长缺乏第三者支援
问卷亦参照国际问卷计算家长精神受困扰程度,虽然不足一成人出现无法入睡、自觉无用等情况,但近七成受访家长分数超过12分、整体平均分数为14.5。根据世卫标准,得12分以上可界定为受精神困扰状态,应该要求助并接受个案辅导服务。天水围家庭健康促中心单位主任黄洁心说,调查反映家长缺乏第三者支援,逾七成人需要物资、放松性或暂托活动等。
促政府提供限度的托管及照料服务
儿童及家庭服务部总主任郭巧玲指,数据反映家长与幼童连月在家抗疫下,情绪及精神健康问题积累日久,已经到达一个濒临“爆煲”的阶段。她说,担心家长忽视自身精神困扰,随著抗疫战线滞后,或会加剧各种情绪问题,导致破坏亲子及家庭关系。她建议,照顾者若发现情绪开始失控,应多与身边的亲友分享,有需要时尽快向专业人士求助,又期望政府于全面复课前能为幼儿家庭安排各种有限度的托管及照料服务。
▼限聚令升级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