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脸琵鹭全球数量创新高 后海湾数量不升反跌 环团:湿地正恶化
每年都会来港过冬的黑脸琵鹭,去年全球数目首次冲破4,000只大关。香港观鸟会今日(8日)公布“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结果,黑脸琵鹭数字是有记录以来最高,达4,851只,较去年增加8.7%,因应最快明年会就黑脸琵鹭评级,黑脸琵鹭或有机会“脱濒”。
然而,在香港栖息的黑脸琵鹭数量却显著下降,在后海湾仅录得361只,较2010年减少22%,观鸟会指显示后海湾湿地生境的素质正在恶化。
黑脸琵鹭全球同步普查覆盖全球超过120 个地点,今年1月17日至19日共录得4,851只,成自1989年有记录以来最高,当中台湾最多,达2,785只(占整体57.4%),亦较去年增加15.7%,绝大部份栖息于台南鱼塘,估计与食物量丰富有关;其后依次为中国大陆(占21.3%)、日本(占11.2%)。至于后海湾(包括香港及深圳)则排名第四,录得361只(占7.4%),较去年减少22只,亦较2010年录得462只减少22%,同比下跌1.4%。
最快明年评级 黑脸琵鹭或有机会“脱濒”
香港观鸟会研究经理余日东表示,全球黑脸琵鹭再创新高是大喜讯,已是过去五年第四次破纪录,但黑脸琵鹭数目稳定上升,会否令其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由“濒危”降至“易危”,他解释每种鸟类平均3至4年评估一次,估计黑脸琵鹭最快明年才能重新评级,“脱濒”机会也较大。
环团忧后海湾湿地环境恶化
余日东又称,后海湾录得的黑脸琵鹭数字较波动,环境素质下降令人担忧,显示湿地环境恶化,估计适合黑脸琵鹭的食物减少,促使他们不选择来港栖息。他分析指,从卫星图可见绿色范围仍能保持,但深圳发展压力及速度均较香港快,若两地欠缺保育及发展规划交流,且不控制邻近地区发展,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压力。余日东说,“黑脸琵鹭住得唔好就会去第二度”,强调除了维持度冬地的安全性,能否觅食也是其重要考虑因素。
此外,邻近本港的澳门黑脸琵鹭数字亦下降,余日东估计有机会与澳门近年填海及基建工程增加有关。他称,若大湾区城市发展持续,沿岸环境由泥滩湿地变为城市,适合黑脸琵鹭的泥滩生境将更趋减少,黑脸琵鹭或许在后海湾及澳门消失,认为保护泥滩及鱼塘工作刻不容缓。
香港观鸟会表示,除了已于鱼塘实行7 年的香港鱼塘生态保育计划,建议增加主动保育措施保持后海湾一带鱼塘的完整性,特别是维持传统的养殖运作,例如政府应审慎地批核鱼塘区发展计划、加强打击倒泥头执法工作,长远有效地增加后海湾的黑脸琵鹭承载量。
过去五年全球及后海湾黑脸琵鹭数量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
全球 | 3356 | 3941 | 3941 | 4463 | 4851 |
后海湾 | 371 | 375 | 350 | 383 | 361 |
资料来源:香港观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