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团批叶刘言论无知 圈养动物难逃活剥皮毛命运

撰文: 林若勤
出版:更新:
叶刘淑仪指这件皮草十年前在哈尔滨买入,产自美国,意大利设计,广州制造。(陈嘉洛摄)

身兼行政会议成员的新民党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今早穿著国产皮草(mink)现身立法会,她形容“farm animal和食牛肉差不多”,不担心遭受环团批评。

不过环保触觉理事王珮芝批评叶刘淑仪的言论无知,认为她不应用牛只比喻皮草制作过程。“相信叶刘淑仪议员对皮草业的知识比较缺乏、很无知,才会用这个比喻,牛只会经机器屠宰后才进行分割,只短时间受苦。但皮草一定是活剥的,过程非常残忍,因为死去的动物皮毛品质较差,而且死前就看著同伴被活剥皮毛,知道自己就是下一个被活剥的对像,造成极大的心理创伤。”

根据资料,貂(mink)的皮毛保温、防水性质,常被制成貂毛大衣,一件长褛大概要用60-70只貂的皮毛。(GettyImages)

叶刘淑仪今早强调,由于皮草是取自饲养动物,而非从野生动物身上取得,故不怕环保团体批评。但王珮芝并不认同,她说:“不要因为动物是圈养而降低罪恶感,经营者为降低成本,会把动物困在非常挤逼、卫生恶劣的笼子内,而且最终也逃不过被活剥皮毛的命运。”

王珮芝希望,市民可以反思穿皮草的意义:“皮草是花费过多资源才能生产的奢侈品,现时很多人造物料的衣物都非常保暖,穿著是否必需呢?当然有人认为是身份像征和炫富潮流,但我认为皮草只不过是把活生生的尸体披在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