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董会改组方案外人当道 校友关注组批校方假咨询促撤回
中文大学今日就校董会改组举行最后一场咨询会,虽然改组方案建议将特首梁振英委任的校董数目由6人削减一半至3人,惟新方案下校外人士比例将多于校内人士六成,引起争议。多个校友及教职员团体在咨询会前到场示威,不满校方无视学生及校友一直争取的废除特首出任校监必然制,要求校方收回方案,重新咨询。有出席学生代表明言,若方法最终无再修改,学生代表将不会支持修例。
中大今日首次在推出具体方案后举办咨询会,约100多名学生、校友和教职员到场参与,不少人都针对特首校监必然制、特首校监委任权以及校外人士比例大增提出质疑。有学生直指校方保留特首校监必然制,并有权委任校董会成员的做法无耻,对学生于上次咨询会要求取消的意见“左耳入右耳出”,亦无视87%中大人在今年2月公投赞成废除特首校监必然制的民意。
小组主席殷巧儿回应,公投的确有逾4,500人参与,但这4,000多人是来自2.4万名教职员及9.8万名学生。其言论随即惹来场内鼓噪,质疑她是否认为无投票的学生及教职员就赞成特首委任校董会成员。
殷巧儿:下届特首未知是谁 不可“因人废制”
殷巧儿又称,特首校监必然制的检讨并非小组工作范围,因校董会已拍板成立另一工作小组处理;而根据现时法例,特首的确有委任权,“校监要委任人入校董会,我哋好难揾到理由say no”,又指现时未知下届特首由谁担任,不可“因人废制”。
另外校友不满校董会内校外人士比例大增,难明为何院校将自主权拱手相让。殷巧儿回应,校外人士的组成部分包括校董会委任人士,当中很多为校友或“自己人”,因此校外及校内人士的比例只是“睇你点拨”。而校外人士比例稍高,可展示受公帑资助的中大愿意受外界监察。她多次强调,小组会在咨询会后透过电邮及传真等继续收集意见,如最后无法达成共识,不排除放弃将方案提上校董会讨论。
教务长:未达共识不提交立法会修例
中大教务长吴树培会后指,工作小组将于10月初再开会讨论改组,强调如各界无法对方案达成共识,提上立法会审议的机会不大,又指校董会无对改组的时间表设限。他又称,校董会早前已通过会就特首校监必然制举办研讨会,将开展有关的组织工作。
出席咨询会的中大学生会会长周竖峰表示,对方案非常失望,如小组最终提出的方案无修改,学生代表将不会支持,“原地踏步好过袋住先”。同样有出席咨询会的中大校友捍卫院校自主关注组代表黎恩灏则批评,小组以不属工作范围为由,拒绝处理特首校监必然制是无承担的表现,校方将其与校监校董会委任权分开处理,亦是意图混淆视听,要求中大交代原因。
十多名校友及员工团体代表会前手持汽球道具及标语,要求校董会“找数”,废除特首校监必然制,以保障中大学术自由不受政治干预。黎恩灏指出,学界已以公投清楚表达要求废除特首必然兼任八大校监的诉求,惟校方提出的方案却无回应,形容做法是“选择性失明”,不可接受。
陈家洛:梁振英近年委任建制派担任校董
教协副会长张锐辉亦指,新方案下校董会校外人士比例大增是倒退做法,对方案予以谴责。中大校友、身兼公民党立法会议员的学术自由学者联盟成员陈家洛则称,特首权力过大,有机会对院校的学术自主作政治打压,又说近年特首梁振英除委任建制派担任大学校董会或校委会成员外,更倾向委任“西环的契仔、契女”,不满校方作“假咨询”,要求收回方案重新咨询。黎恩灏称会尽量透过今日的咨询会反映意见,又指根据过去经验,方案提交立法会事务委员会,议员亦可反对,将其打回头。
改组方案交立法会审议被发还
中大校董会改组已讨论多年,2002年教资会发表《宋达能报告书》,建议精简大学架构及提升管治效率。2009年中大校董会通过当时同样面临众多争议的改组方案,并于2013年提交立法会审议,惟因争议太大,持份者意见未有一致,最后立法会发还,著中大再咨询。
中大早前再就校董会改组发出咨询文件,建议将校董会规模缩减一半,将成员人数由53人削减至29人,同时新增本科生、研究生及非教学职员代表,其中本科生代表由学生会会长直接担任。
不过,方案中校外及校内成员人数分别为18人及11人,两者比例从原本相约的27比26变为1.6比1,即校外校董较校内校董多出六成。另外,八大院校教职员于今年3月举行院校自主公投,结果显示94%中大教职员支持取消特首委任校董权力,惟咨询文件指,大学由公帑资助,建议保留制度。
梁振英委李国章入主港大激起反弹
回归前港督、以及回归后首两任特首董建华及曾荫权虽然都是资助大学校监,但都属象征意义;但梁振英却有权尽用,在港大师生校友一片反对声中,坚持委任被指敌视港大的“教育沙皇”李国章出任港大校务委员会主席,以及以校监身份委派“梁粉”入大学当校董,激起学界反弹,公投要求废止特首校监必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