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医护家人“自我隔离”致有感似坐监 甚至有意撰遗书
武汉肺炎肆虐,全港口罩难求,不少市民都选择留家,希望悭口罩,亦想减低感染风险。精神科专科医生麦永接指,有一名正就读大专的年轻女生,因父母任前线医护,担心自己受感染,与家人商量后搬到亲戚家暂住,并“自我隔离”。惟长时间留家后,她认为社交关系疏离,不敢相约朋友,开始出现负面想法,犹如在家“坐监”,更因担忧自己或家人健康情况而出现焦虑,认为“若传染就会死,一染上就要写遗书”。
精神科专科医生麦永接指,有女生因适应大专生活感困难,出现抑郁及焦虑情况而求医,后来在药物协助下病情好转及倾向稳定,即使在反修例期间,情绪亦没大波动,只感到无助。
惟她父母均任职前线医护,武汉肺炎疫情令女生十分忧心,为安全起见,她在与家人商量后已搬往祖父母家暂住,并尽量留家“自我隔离”。
停课令社交断绝 女生形容自己似“坐监”
麦医生指,该名女生偏好面对面相处,故停课以来,社交几乎断绝,令她感到寂寞,形容自己犹如在家“坐监”:“煲了很多套剧、煲到闷、打机都打到闷。”再目睹超市内货架屡被清空的情境,令她的不安及焦虑情况更甚,出现负面思想,忧心自己或家人会染病:“传染就会死,一染上就要写遗书”,其睡眠质素受影响,出现手震、肠胃不适等。
最终以数据平伏
最终麦永接以香港情况及数据与女生客观分析,对比感染人生及死亡比例,以数据平伏女生的情绪;并建议她可到郊外行山、在家跳绳等。女大专生的情况并不罕见,麦永接指出,接触到的情绪病患者中,有超过一半人受疫情影响,出现惊恐及焦虑等情绪反应。部分人连外出都感到恐惧,昨日(13日)已有三名病人要求改为视像覆诊。
▼疫症下的香港 不正常的日常▼
若持续两星期有紧张、低落、失眠等征状应求助
他说,曾经历沙士的康复者或病患家属由于感受深,故会较著紧,在疫症初期已忧“沙士重临”而预早开始防疫措施,但是次疫情对一般市民影响较大,难以忽略疫情,更有人忧心自己染病会祸及整幢大厦。
他提醒,若市民持续两星期感到紧张、焦虑、低落,头痛、肌肉痛、肠胃不适、失眠或感到心口翳闷,在阅读疫情相关新闻时征状较明显者,宜向专业人士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