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双职妈妈揹起一家八口防疫责任 买口罩买到加剧焦虑

撰文: 邓颖琳
出版:更新:

武汉肺炎肆虐,香港几乎闹口罩荒,市民日常话题离不开口罩购买情报、疫情最新资讯。精神科专科医生麦永接指,有一名双职中年母亲,既要在家工作,又要负责一家八口的日用品及防疫用品,自疫情发生以来经常头痛、失眠及情绪不稳,因未能平衡工作及家庭,令焦虑情况加剧。然而,成功购得口罩人士,亦因社会气氛异常紧张;有90后男生,即使家中口罩有存货,仍不论价格高低全天候抢购口罩,“日头排队、夜晚网购”,甚至会因家人未做到防疫要求而情绪激动,哭骂对方。麦永接直言,早前政府拟修例逃犯条例一事引发的社会争议,大众已累积了一定无力感,再面对疫情下防疫用品短缺,令市民无力感大上加大,易感紧张及焦虑。他呼吁大家留意自己的情绪,在家亦要注意休息及适度放松,善用科技维系社交,如以视像电话联络亲友互相关心,一起抗疫。

多区超市内的纸巾、即食面及米等粮食及日用品被抢购一空。图中人物与报道无关。(资料图片/余俊亮摄)

精神科专科医生麦永接指,该中年母亲原为情绪病患者,须定期覆诊。她育有一对子女,惟同时要照顾“四大长老”,连同她及丈夫,一个人要负责一家八口的口罩及防疫用品,加上公司安排她在家工作,她边要应付工作,边要照顾子女,已应接不暇:“平日小朋友由老人家照顾,但现在不方便出入,就由她负责。”再遇上粮食抢购潮,四出搜购令她疲于奔命,焦虑情况加剧,出现失眠、头痛及疲惫感觉,形容自己“攰过返工”。

抢购潮遇上白米吃光 担心不及入货

麦医生指,该妈妈初时都有感市民抢购反应过大,然而碰巧家中白米快吃光,令她亦开始担心不及早入货,将来或连一般日用品及粮食都要排队购买:“她丈夫觉得够用便好,但她直言难以预计疫情会持续多久,应及早预备,以致二人常发生冲突。”

精神科专科医生麦永接指,武汉疫情加深了逾半情绪病患者的病情。(邓颖琳摄)

反修例创伤未完再迎武汉肺炎 全港精神健康状况或再度恶化该双职中年母亲面对的苦况,亦是不少港人的写照。过去大半个月,全港多区药房、超市等零售点未开门已有大批市民等候,希望购买到口罩、搓手液等。

麦永接指,对比起2003年沙士,是次社会新冠状病毒有初步了解,不如当年般措手不及,但是次疫症病征较“隐形”,加上口罩、防疫用品供不应求,超市内粮食及日用品被抢光,市民感到不安及无力是在所难免。加上政府拟修例逃犯条例一事的社会创伤仍在,累积下来,市民情绪难免会波动。他估计,全港的精神健康状况或会再度恶化,且不限年纪及阶层:“年纪较大的怕自己属长期病患,忧染病不敢外出;年轻的会为家人忧虑,四出扑口罩。”

2019年不开心或者感到压力,还可以避开冲突区域,不与人讨论,暂停留意相关新闻;但现在疫情是避不开。
精神科专科医生麦永接

90后因疫情忧心 激动落泪 不断囤积口罩“自救”

事实上,麦永接接触的病人当中,曾有病患反映,自己看得开,认为尽力防疫便可,但患者的90后胞弟,却因忧心疫情及防疫用品不足而情绪受困,日夜留意口罩情报,甚至经常激动得落泪。

该名任职物流行业的弟弟在疫情肆虐下须如常工作,不时须接触他人,惟公司的防疫装备不足“口罩薄到纸般,要自救”,他唯有日夜紧贴口罩资讯,几乎24小时都为张罗口罩努力:“日间排队、晚上网购”。即使家中已有数盒口罩存量,而口罩网上价已贴近药房炒价,仍坚持继续买,若遇到家人归家时,没有认真全身消毒,会异常紧张,除了情绪暴躁、张口大骂,甚至激动得哭起来。

麦永接指,由于弟弟只顾著购入口罩,未有求诊,故只能请哥哥多加安慰及留意其情况,有需要须及早求医。

全港口罩供不应求,有病人祝大家“口罩常满”。(邓颖琳摄)

▼疫症下的香港 不正常的日常▼

+11

可在家做运动、画画放松 善用资讯科技维系社交

麦永接认为,市民紧张疫情无可厚非,大家关心疫症亦有助加强防疫意识,惟他强调大家毋须过分紧张或出现灾难化思想,宜客观掌握资讯,互相帮忙。他建议,若市民长期因疫情相关事宜感紧张或焦虑,宜暂时放下手机,做简单的运动放松,亦可在家中画画、静观,间中以视像电话联络亲友倾诉,为彼此打气,一起抗疫。他提醒,若持续两周受疫情影响,失眠、肠胃不适及头痛等征状,又或出现负面甚至灾难化思想,宜主动向专业人士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