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机会研究:95%中文教师指主流课程过深 不利非华语生学习 

撰文: 陈淑霞
出版:更新:

少数族裔学生在港学习困难重重,平机会早前委托乐施会及香港大学中文教育研究中心进行研究,成功以问卷访问逾百名校长及逾千位教师,9成半中文科教师认为,主流中文课程对非华语生而言,程度过深;亦有逾9成校长及教师认同,坊间缺乏以中文作为第二语言为对象,又能配合主流课程的教材。
研究团队建议,港府应增拨资源,加强教育界对少数族裔学习支援。

年轻一代的少数族裔希望可如本地青年能于社会向上流,惟在现实学习上困难重重。(资料图片)

研究团队于2018年底期间,到访9间小学,与33位校长及教师进行访谈,再在访谈基础上,分别设计校长和教师问卷,并于去年上半年期间,进行学校问卷调查,共收回121份校长问卷和1,230份教师问卷,覆盖全港超过4成有取录非华语生的小学。

问卷调查显示,超过95%中文科教师认为,主流中文课程对非华语生来说程度过深。38%中文科教师及逾半非中文科教师表示,有信心教导非华语生达至与华语生相近的水平。

教与学方面,各有逾9成校长及教师认同,坊间缺乏以中文作为第二语言为对象,又能配合主流课程的教材,教师往往需要自行预备教材、练习和各种调适评估,加重负担。92%受访校长认为,教育局提供给非华语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支援缺乏,例如数学科、常识科等。

平机会署理营运总裁朱崇文表示,问卷结果反映指,老师对提升非华语生的学术水平没有太大信心,实值得关注,亦令人忧虑,认为必须找出问题症结,并尝试寻求解决办法。

平机会署理营运总裁朱崇文(右)指,老师对提升非华语生的学术水平没有太大信心,实值得关注。(平机会提供)

促提高津贴金额以增聘教师

研究团队建议,港府应提高津贴金额及按非华语生的人数比例发放,让学校足以聘请助理小学学位教师,为非华语生提供高质素的增润式教学支援;亦应额外提供津贴,让学校能支援非华语生于非中文科的学习。

研究团队又认为,应为老师提供一套能配合主流课程及“中国语文课程第二语言学习架构”的完整教材,亦可鼓励非华语生家长让子女入读幼稚园,并为幼稚园非华语生升小一的过渡期,提供暑期衔接课程,亦可由非政府组织提供家校合作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