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测试】港铁蓝田站轮椅接驳车 用家:暴晒候车不能接受

撰文: 甄挺良 余秋婷
出版:更新:

港铁蓝田站设计受地理环境所限,只有一个出口能加装斜道,让轮椅人士出入,非常不便。港铁上周五(9日)推出接驳车服务,接载有需要人士往来各出口,但服务又是否能让人受惠?记者偕两名轮椅使用者,工党区议员叶荣及香港复康力量顾问曾启实地测试,过程耗费34分钟,并发现服务有不少细节,令用家却步,例如接驳车不设预约,等候上车位置又“无遮无掩”。大热天时,轮椅人士要在等候处暴晒等。曾启试用之后直言“不能接受”,期望港铁能作适当跟进。

港铁在蓝田站推出接驳车服务,由香港复康会人员负责。(钟伟德摄)

蓝田站依山而建,各出入口高低分布不一,尤其是山上启田商场的出口,跟车站隔了足足一个山头。一般市民可用港铁扶手电梯上落,来回仅需几分钟,区内轮椅人士,则只能使用设有斜道连结的C出口进出车站。上山路程遥远曲折,要先经从商场乘电梯,抵达地面巴士站,再沿启田道“长命斜”上山,才能到达启田邨。

伤健团体一直向港铁争取在蓝田站出口增设无障碍设施,惟一直被港铁以“地理限制”为由而未有正面回应。港铁近日终于推出接驳车服务,让轮椅人士经C出口到达鲤鱼门道后,召车接载乘客前往启田邨A出口及茜发道D1出口。

测试当日,记者与叶荣及曾启早上到达蓝田站,致电车站职员要求提供服务。叶荣因轮椅过高,未能使用服务,故要沿用目前“兜路”方法上山。完成两项测试之后,记者再以扶手电梯登上A出口,以作比较。当日测试流程如下:

叶荣(左)批评港铁安装及更改新设施时往往忽略残障人士需要。(资料图片/钟伟德摄)

总结三项测试,接驳车服务连同等候时间,其实与目前轮椅人士自行上山耗时相若。不过,接驳车可直达启田商场A出口,减少轮椅人士上落山所用体力,无疑鼓励用家出入。

第一次行走该路段的叶荣表示,前往启田商场沿途并无清晰上山指示,亦须通过多道大门,“如无人协助,轮椅人士难以独自进出”。此外,启田道一段路并无非有盖行人路,测试期间下起微雨,即狼狈非常。叶荣使用电动轮椅,若使用手推轮椅上山耗费的时间和力气,会显著增加。

上车位置设于鲤鱼门道,咫尺之外就是马路,安全成疑(钟伟德摄)

叶荣及曾启表示,接驳车对轮椅人士自然“有好过无”,但仍然“不合格”,仍有不少改善空间。综合有以下四大“缺陷位”:

1)不能预约 平添等候时间

目前有需要人士要到达车站致电职员,才能召来接驳车,不能预约。曾启表示,相关安排增加服务等候时间,令人难以预算。“等一次便要半个钟,又不能预时间,返工返学点算?”

(钟伟德摄)

2)候车位置欠遮荫 路旁上客风险大

候车位置设于鲤鱼门道巴士站旁边,并无天花遮荫。曾启曾向港铁职员要求前往桥底等候,待接驳车到达才回到上车处,却遭对方拒绝。曾启直言,在现时候车处等候“好辛苦”,“打风落雨唔知点算”。此外,上车处正正位于巴士站后面,并非专属落客区,咫尺之外就是马路,曾启认为在该处上落非常“牙烟”。

曾启上车后,头发贴近车顶,难言舒适。(钟伟德摄)
叶荣轮椅过高,未能进入接驳车车厢。(钟伟德摄)

3)限载一部电动轮椅 无公布轮椅规格限制

由于港铁无公布可登上接驳车的轮椅规格,叶荣事前未能确认自己的轮椅是否能上车。他表示,如港铁租用复康巴士,即让用家免却上述烦恼。另外,叶荣表示,接驳车每次只可接载一辆电动轮椅,而复康巴士就可同时让多辆轮椅上车,“难道轮椅人士就不会有朋友同行?为何只能载一张轮椅?”

4)只让一名同行者陪伴轮椅人士

接驳车服务其实由香港复康会提供,车上设有两个非轮椅座位,供轮椅人士同行者使用。不过,港铁目前每程车只容许一名非轮椅人士同行,加添旅程限制,对用家颇有不便。

港铁回复查询时表示,受地理环境所限,其他出入口兴建无障碍设施“非常困难或不可行”。在服务推出“易达车”服务前,公司曾作实地视察,以选出安全、方便和可行的上落客地点。

发言人续指,服务推出首日,共有7位使用蓝田站无障碍接驳服务;其中一位人士的电动轮椅由于尺寸较为大,以致未能使用此项服务,对此港铁表示歉意。港铁称,此现正为试行阶段,会继续与伤健团体保持沟通,检讨是否有可改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