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条例】民间报告揭6.12有16宗警方违规案例 警遗憾失实指控
去年6月起反修例风波不断,解发连场激烈警民冲突。监警会日前公布其首阶段报告将延迟发布,直至涉及会方审视权力的司法覆核案有裁决。未有官方报告,民间团体工作先“出炉”。6.12金钟冲突之后,警方清场的武力使用自此成为焦点,民权观察发布针对6.12的报告,访问了23名伤者及目击者,并由当日在场的人权观察员核实资料,审视及对比合共长达59小时的新闻直播片段,最后经律师审视,报告最终确认至少有16宗警方使用不当武力的违规案例,并附有相关片段连结。警方回应指,“对于多月来的失实指控深表遗憾”,称不容许警务人员违法或违纪。警方有既定机制调查,自6月9日起,至今无警察执行与示威相关工作而被停职。投诉警察课至本月16日共收到1,593宗投诉。
警无警告下向中信外集会发射催泪弹 报告斥罔顾人群安危
警方在6.12清场共发射约240枚催泪弹、19发橡胶子弹、3发布袋弹及30发海绵弹。报告提到,其中民阵当日正在中信大厦对出的龙汇道举行获“不反对通知书”的集会,设有大台、有讲者等,属于和平集会,但于下午4时,警方由湾仔演艺学院推进,并在无事先警告下包围发射催泪弹,报告收集了相关片段,并访问了12名现场目击者,指大批集会人士要从一扇狭窄玻璃门进入中信大厦躲避。
有集会人士表示,警方在与他仅三个身位的距离接连发射催泪弹,不安的场景令他三夜梦魇,有人指出当时他们并无防护装备,有人形容“以为自己会死”。有示威者向民权观察表示,即使民阵召集人岑子杰在现场敦促停止发射催泪弹,并请求中信大厦保安开通入口,均被警方无视,并在5至10秒内,向人群发射3至5枚催泪弹。报告认为,中信对出警方使用非法及过分武力,罔顾人群安危。
报告举多例指警方不当发射催泪弹
报告引用新闻直播片段,指出一名示威者在添美道路障前,距离警防线约25米,一名警员突然将催泪弹直接向其腹部发射,明显违反指引列明不能击中人体。报告并提到另外5宗警方不当使用催泪弹的案例,包括新闻直播片段中可见,有在地面的持长枪警员,无警告下向天桥上人群发射催泪弹;有警员向邻近急救站的人投掷催泪弹;警方分别向身距25米外的记者、仅20米距离的人群发射催泪弹等。
报告引用直播片显示被制服人士仍遭警攻击
使用警棍及胡椒喷雾方面,报告指出,警方向未有反抗人士使用非法武力。有民权观察的人权观察员目击,6名“速龙小队”成员突然包围一名只是拿着水樽的男子,当中4名警将他压制在地,并多次用警棍打他、并喷射至少3次胡椒喷雾,该名男子未有及未能反抗,但其后知悉他被控非法集结及袭警。
另据传媒报道,有一名女子被至少5名警员“袭击至少10秒”,期间在地上抱头屈膝,报告收集到该名女事主的伤势证据。报告并引用由高处拍摄的片段,指出有示威者被橡胶子弹击中后仍遭速龙小队攻击,附近传媒同时被其他速龙小队阻止拍摄。
报告提12建议 促设独立调查委员会彻查
报告另外记录了有在行人路上的市民,被警员近距离正面喷射胡椒喷剂等。报告亦有记载,被疑被橡胶子弹射中右眼的拔萃女书院通识科教师杨老师事件,现时其右眼视力仅余三成。杨老师表示,他在医院求诊期间被两名警员以暴动罪拘捕。至去年10月24日,他获警方无条件释放,没有被起诉。
报告最后提出12项建议,包括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彻查;问责负责官员;审视监警会现行投诉处理机制,设独立并具调查权的机制;确保执法人员穿著制服或便衣时,必须清晰展示其警察局身分标识,并不得遮掩;确保警察在清场前,有提供足够的离开指示及合理的自愿离开时间;实施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和禁止酷刑委员会过往对香港警务处的建议等。
警方︰现场指挥官别无选择用最低武力
警方回应指,“对于过去多月来,社会出现恶意抹黑警队的失实指控,警方深表遗憾。”就6.12金钟冲突,警方指,当日由上午8时起龙和道、添美道、金钟道和夏悫道被霸占,有警车及市民车辆被困8小时,曾调派谈判专家。“由于非法堵路,中环地区交通全面瘫痪。下午3时左右,在立法会大楼的情况进一步恶化,暴徒不断以各种武器包括砖头、铁枝、鐡马、木板等攻击于立法会大楼驻守的警务人员。经过多次劝喻及警告无效后,现场指挥官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采用所须最低武力驱散人群及控制情况。”
警方表示,在使用武力方面有严格的指引,会在情况许可下向对方发出警告,并会在实际可行的情况下,让有关人士有机会遵守警方的指令。“在使用武力时,警务人员会时刻保持高度克制。”当使用武力的目的已达,警方会停止使用武力。
至今无警务人员因处理示威被停职
警方指,“不容许警务人员作出违法或违纪的行为。如有个别警务人员涉嫌违法或违纪,警方会按既定机制公平公正调查及积极跟进,不会偏私。至今没有警务人员因执行有关自6月9日起各区示威活动的工作而被停职。”
截至今年1月16日,投诉警察课共收到1,593宗与自6月9日起的大型公众活动有关的投诉警察个案,指控包括“疏忽职守”、“行为不当”、“不礼貌”等。“任何人士如认为于警方处理任何事件时受到不合理对待,可向投诉警察课作出投诉,投诉警察课会按既定程序公平公正处理。投诉警察课不会评论任何个别案件。
民权观察属伞后组织 监察警察滥权
发表这份报告的组织“民权观察”,是一个在2014年雨伞运动后成立,关注警察滥权及公民权利的民间组织。该会曾赴日内瓦联合国禁止酷刑委员会,就香港人权状况恶化的问题,向国际社会进行游说。
创办人为曾任民间人权阵线副召集人的王浩贤,他在2007年反对利东街重建的示威中被警察拘捕及脱衣搜身,揭发搜身程序缺乏监察及妄顾人权,最终促使警方全面检讨脱衣搜身程序。另一创办人沈伟男也曾任民阵副召集人,并曾组织多年的七一大游行、2012年反对国民教育集会及多次于中联办外举行的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