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农美食节开锣 主办单位料20万人入场 惟商户对销情好坏参半

撰文: 袁澍
出版:更新:

一连三日的本地渔农美食节嘉年华今日(3日)在旺角花墟公园开幕,有超过380个摊位展销本地渔农产品和相关的货品,当中有约140个本地农业摊位、约70个本地渔业摊位。主办方筹办委员会主席刘坚伟对今年的人流量、销情都乐观,预计有约20万人入场,他表示今次嘉年华主打“本地味”,今年更在场内设有两个以本地渔农产品制作的熟食档位,令大家现场即食本地农友、渔友的成果。不过商户对销情意见好坏参半,自称“农青”的商户“复耕者联盟”就表示摆档半日已经有熟客前来光顾,对这三日销情乐观;亦有农户杨女士表示,半日下来人流量不错,但“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复耕者联盟成员Judy对今年的市道、销情都乐观。(袁澍摄)

商户派发食谱吸睛

今年第二次摆档的商户“复耕者联盟”对今年的销情较为乐观。成员Judy表示今年带来三款台湾的高丽菜(即椰菜),除了现场试食外,亦发布“高丽菜食谱”单张吸睛。“复耕者联盟”去年第一次在本地渔农美食嘉年华摆档就销情极佳,更累积了不少回头客。Judy表示今年的成本未有增加,所售卖的高丽菜保持30元一斤不变,同时对市道乐观,相信销情会好。

香港经历了一个暖冬,对本地农业也有影响。主打萝卜制品的傅先生表示,今年的萝卜产量并不是很好,进货量也相对减少,虽有熟客提前落订,但对整体的销情不乐观。他在摊位现场试切萝卜给顾客品尝,希望以此促销。

摊位售卖蕃薯及本地姜的冼女士表示,冬天天气热,需要水分生长的蕃薯,今年产量只有过往的7成多,但售卖价格就没有上升,“反而姜就长得好好”。她指,早上虽然人流较多,但旺丁不旺财,“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王灏云指,水耕农业技术更稳定保证产量。(袁澍摄)

主办方在本地渔农嘉年华展亦著力推水耕农业的新科技,包括适合在大城市推广的“纳米量子点膜灯照明”和“纳米微气泡技术水耕”。渔农自然护理署农业管理主任王灏云表示,这些技术不仅可以节省空间、种植出的蔬菜品质更好,更可以不用畏惧天气变化,保证产量稳定,技术于2018年底研发出来,2019年已经在本港测试,希望未来可以让更多的农户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