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协会今年收百宗在囚人士求助 关注“智慧监狱”衍生私隐问题

撰文: 郑秋玲
出版:更新: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民权教育中心今日(30日)发布2019年“民间监察惩教制度周年报告”,指去年收到超过100名涉及在囚人士及被羁留人士的求助,九成个案涉及惩教署,小部份涉及入境处。报告当中关注署方今年起陆续在数个惩教院所试行“智慧监狱”,促正视在囚人士私隐以免造成不必要心理压力,以及单独囚禁、投诉机制仍未见改善等。
该协会社区组织干事蔡耀昌又关注,过去半年因反修例风波有数千人被捕,料收容各类还押及候判人士的荔枝角收押所将面临挤迫等设施问题,认为署方须有应对。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民权教育中心发布报告指去年收到超过100涉及在囚人士及被羁留人士的求助。释囚C先生(中)认为惩教院所基本设备须改善。(郑秋玲摄)

社协提到,惩教署在数个惩教院所试行“智慧监狱”装置,包括影像分析及监察系统、移动及位置监察系统、维生指标监察系统、机械人监察系统、缉毒机械臂系统,但认为多个措施均是只从管理角度出发,以减省人员工序及出错风险,而系统收集大量在囚人士的个人资料,会造成心理压力,认为须公开私隐处理指引。

“智慧监狱”无改善在囚人士待遇 沐浴设施未能调校温度

自1979年起多次出次入狱的释囚C先生(化名)认为,“智慧监狱”只是方便行政,但未能改善在囚人士的基本待遇,如沐浴设施未能调校温度,在冬天时“只得三分暖”或者“烫到起水泡”,他指去年大榄惩教所有近百名囚友患流感。

他又忆述,在赤柱监狱曾受一宗毒品流入案牵连,指他须涉事囚友相熟有嫌疑,而被单独囚禁一年。他称,期间未获每3个月或每半年检视,他亦无答辩机会,指曾有署方高层巡仓经过却对他的“冤狱”呼声不闻不问。 C先生指,经过多年经验,对投诉机制从无信心,即使有太平绅士探访可聆听投诉,但会担心遭职员后续针对及报复。

社协建议,被安排单独囚禁的在囚人士应获予答辩机会,并设定上诉及定期覆查机制,为他们提供精神健康评估等。就投诉机制,蔡耀昌表示引述惩教署年报数字,去年有340宗的投诉和查询,当中只调查81宗,最后只有2宗投诉属实,成功比率低。社协建议设独立投诉监督员,监察投诉调查组的工作以确保投诉是获得公平处理,并可引入投诉人及证人保密机制。

惩教署:投诉处理机制合适和有效

惩教署回复查询指,署方一向重视投诉,在囚人士可透过多个渠道作出申诉,包括向院所管方、到院所巡视的惩教署总部首长级人员,或惩教署投诉调查组提出投诉;在囚人士亦可以书面方式向立法会议员、申诉专员、法定机构、其他执法部门、政府政策局等投诉,亦可选择直接向突撃巡视的巡狱太平绅士求助或投诉。该署又称,现时约百位由行政长官委任的专职教士,可根据监狱规则在任何合理时间内与在囚人士接触,如有需要专职教士会向署方反映;如投诉人不满有关结果,可向惩教署投诉上诉委员会提出上诉,由惩教署副署长出任主席,现时委员包括24位太平绅士及不同宗教人士。署方指,惩教署的投诉处理机制合适和有效。

另外,惩教署表示,透过发展智慧监狱,除可加强院所保安及监管能力、保障惩教人员及在囚人士的安全外,亦积极研究利用科技优化在囚人士的更生计划,当中包括透过平板电脑学习系统协助在囚人士学习进修、发展电脑通讯系统加强在囚人士与外界联系、发展在囚人士自我管理系统协助在囚人士管理个人事宜等等。相关系统已经或者短期内在不同惩教院所进行测试。如果效果理想,署方计划推展项目至其他院所。发展智慧监狱的过程中,署方已就私隐方面的需要及现行法例的规定作出考虑,并参考由私隐专员公署所发出的有关指引设计项目。此外,署方亦不时与私隐专员公署就实行智慧监狱的科技应用交流意见。

就近期被捕人士增加或衍生更多还押人士,署方指会密切监察在囚人口,并会按在囚人口及运作需要灵活调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