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和脱敏治疗逾400人参与 致敏原多为尘螨 亦有骑师对马毛过敏

撰文: 李恩慈
出版:更新:

本港不少市民饱受过敏病症困扰,相信每人身边也有一些总在“呻鼻涕”的鼻敏感患者。养和医院过敏科中心名誉顾问医生陈伟明称,敏感病症可因气候变暖和城市化而起,而尘螨是本港患者最普遍的致敏原。鼻敏感、湿疹、哮喘等敏感症状一般会持续及反复地发作,难以“断尾”。养和医院过敏病科中心主任李德康表示,舌下口服脱敏免疫治疗有效助敏感患者“断尾”。舌下脱敏液是一种含致敏原的溶液,其治疗原理类似疫苗,患者需每日将溶液喷在舌下,1分钟后吞服,便可吸收至淋巴细胞的黏膜。

陈伟明称,近50年,亚洲地区患有过敏病症的人口上升了四至五倍。(李恩慈摄)

过敏科医生:敏感病症与气候变暖和城市化有关

养和医院过敏科中心名誉顾问医生陈伟明称,近50年,亚洲地区患有过敏病症的人口上升了四至五倍。本港小学生患病数据显示,估计约有三分之一学生患鼻敏感;五分之一人患湿疹;十分之一人患哮喘。陈伟明解释,敏感病症的快速上升趋势可归因于气候变暖和城市化,以及城市人的生活习惯,所以在大城市如香港尤其普遍。陈补充,尘螨是本港患者最普遍的致敏原。

陈伟明续说,过敏病症一般会持续及反复地发作,其中鼻敏感最难“断尾”。鼻敏感患者较大机会同时出现哮喘、湿疹、上呼吸道感染及中耳炎等病症,以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及睡眠质素,甚至学习及工作能力。“有患者因为受敏感困扰,患上抑郁症;都有试过医好鼻敏感的小朋友,佢考试升咗一至两个grade。”陈建议中度过敏病症患者,即生活及睡眠质素受症状影响的人士积极求医。

李德康解释,舌下脱敏液是一种含致敏原的溶液,原理类似疫苗。(李恩慈摄)

舌下口服脱敏免疫原理似疫苗 须准确配对治敏原

以往治疗敏感病症的方法离不开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治标不治本。近30年医学界逐渐引入舌下口服脱敏免疫治疗,目标是令患者对尘螨、花粉、动物及霉菌等致敏原的敏感病症“断尾”。养和医院过敏病科中心主任李德康解释,舌下脱敏液是一种含致敏原的溶液,原理类似疫苗。疗程的具体步骤是,患者先进行过敏检测,以验血及配对方式找出致敏原;然后医生将该几种致敏原放进溶液;患者每天须将溶液喷在舌下,放1分钟后吞服,即可吸收至淋巴细胞的黏膜。

陈伟明称,临床研究计划显示,患者完成12个月疗程后,整体敏感症状下降逾五成,包括鼻敏感、哮喘、眼敏感及湿疹。“基本上如果配对到正确致敏原,治疗成功率接近百分百。现时八成患者完成2至3年的疗程后,过敏反应大幅减少,可望终身免疫。”他续说,养和医院在2012年成立过敏病科中心,至今有超过400名敏感病症患者接受治疗,覆盖不同的致敏原,当中大部份为尘螨。陈伟明表示,完成整个疗程大约需要花费5万元。

舌下脱敏液样本。(李恩慈摄)

兽医对猫狗敏感、骑师对马敏感

陈伟明分享道,曾经接触过一些患者,险因敏感病症被迫转行,令他印象深刻。“有一个(患者)系兽医,佢唔好彩,咁啱对猫毛、狗毛敏感,做咗一至两年就开始出到成手风癞,又不停打喷嚏。”经过一年的脱敏治疗,他已几乎没再出现症状,得以继续照料猫狗。他又分享,竟有一名骑师病人对马毛敏感,“次次骑完马就成脚风癞。”脱敏治疗让他能够继续从事原本的行业。

养和医院在2012年成立过敏病科中心,至今有超过400名敏感病症患者接受治疗,覆盖不同的治敏原,当中大部分为尘螨。(李恩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