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景贤里、芳园书室再列名单

撰文: 王洁恩 黄金棋
出版:更新:

发展局今日(3日)宣布推出第六期计划,并将4个历史建筑纳入计划内,包括曾两度流标的景贤里、因人流稀少遭放弃营运的芳园书室。当局指出,将于12月17日至20日为申请机构安排开放日,供实地视察。明年4月3日将截止申请,料2021年上半年公布结果。

发展局在2008年开始推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伙拍非牟利机构活化历史建筑。政府会资助活化及改造工程,再交由获选的非利机构以社企业形式营运活化后的设施。

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今日公布,景贤里、芳园书室、大潭笃原水抽水站员工宿舍群及白楼,将纳入第六期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曾多次流标的景贤里再度上榜。(资料图片)

景贤里再度上榜

曾多次流标、未得以启动活化程序的景贤里亦被纳入计划中,发展局曾分别于2011年及2013年,将景贤里纳入第3期及第4期活化计划,惜最终未能拣选合适的活化建议。他说,民间至今已累积多年经验,故决定再次将景贤里纳入计划,希望利用民间智慧及创意,找出最合适的用途及伙伴。

他承认,过去曾考虑将景贤里交由政府部门使用,但由于难以承担较大的交通流量、建筑亦受保护,故不适合作政府办公室,加上有机构曾表明对景贤里有兴趣,因此决定重新将景贤里纳入计划。他又指,今次会放宽申请空间,除了可在泳池上盖兴建建筑物外,若与主流景观匹配,申请人亦可使用在旁的草地。

保育历史建筑咨询委员会主席刘智鹏又指,参考经验,景贤里在过去两次“几乎批咗出去”,惟由于位置不轻易营运,故过去两次委员会都“异常地谨慎”的处理申请。他又透露景贤里过去两次流标的原因,主要是申请人聚焦在泳池上,用途未必与大宅匹配,以及当局不希望改变复修后的面貌。

因人流稀少,圆玄学院曾停止营运芳园书室,政府后来虽然将项目纳入第五期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却遭流标。(资料图片)

芳园书室再被纳入计划 曾被交回政府及流标

马湾芳园书室再度纳入计划,翻查资料,芳园书室曾经是第一期活化计划的项目,当初更被活化为旅游及教育中心暨马湾水陆居民博物馆,惟因人流稀少而交还政府。虽然书室曾被纳入上期计划,惟最终流标。

现时芳园书室由政府接管,黄伟纶直言,希望能善用民间智慧活化书室,又认为由政府管理不是活化的最佳方法。

原水抽水站员工宿舍群纳入活化计划。(区议会文件)

大潭笃原水抽水站员工宿舍群

今期计划尚有其他项目,其中一个为大潭笃原水抽水站员工宿舍群。宿舍群是政府在20世纪初,为应付食水需求而进行的大潭计划和大潭笃计划时所兴建,并供水务署员工使用,后来因已改为自动化运作及中央操控 , 故大部分员工宿舍现已空置。现已被定为法定古迹。

古物咨询委员会亦于2010年把霍米园评定为三级历史建筑。(发展局文件图片)

“白楼”霍米园曾是夏鼎基官邸

至于律敦治曾拥有的霍米园,亦会纳入第六期计划中。霍米园建于1930年代,俗称“白楼”,由律敦治(Mr. Jehangir Hormusjee Ruttonjee)建成作私人住宅,但在二次大战后,建筑物于1973年由香港政府购入,并用作公务员宿舍,时代任财政司的夏鼎基爵士 (Sir Philip Haddon-Cave)曾入住。

至于若项目活化作过渡性房屋能否为申请书“加分”,黄伟纶指出,今期项目的楼面面积不多,加上住用用途未必与建筑匹配,故预料可行性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