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生产力促进局顾问项目五年蚀3300万元 表现屡不达标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审计署发表新一份审计报告。报告指出,在2014–15至 2018–19年间,生产力促进局共完成4,299个顾问项目,当中有25%未能收回全部成本,总亏损达3,300万元。
报告又指,在上述年期间,生产力促进局亦未能达到表现目标,其主要表现指标“培训课程收入”,在5年期间未曾达标,而在2014/15年度,10项的主要表现指标更全数不达标,占主要表现指标3成。

审计署今日(27日)发出两份与生产力促进局有关的报告。(王洁恩摄)

四分一顾问项目未能收回成本

审计报告指出,在2014-15至 2018-19年间,生产力局共完成4,299个顾问项目,当中有25%未能收回全部成本,总亏损达3,300万元。

根据条例,生产力局不得在香港以外地方,承担与生产力有关的工作,除非该局就该工作收取的最低费用,足以收回进行该工作的成本。不过,审计署发现,在该五年期间,生产力促进局在香港以外地方共完成了788个顾问报告,当中近四成未能收回全部已招致的成本,总亏损共141.6万元。

报告又指,五年间共有109个顾问项目于完成前被终止,但有一半客户无向局方偿付直至项目终止日期为止的全部成本,未付总额达300万元。

表现目标屡不达标

审计署又审查生产力局于五年间的表现目标达标情况,发现局方每年均有1项或以上的表现目标未能达到,而在2014-15年度,10项的主要表现指标更全数不达标,占主要表现指标3成。

报告指出,除了“培训课程收入”在5年间未曾达标外,其他主要表现指标包括“所接受的顾问项目数目”、“制造支援项目收入”,亦在4年期间连续不达标;而“收费培训课程数目”则3年期不达标。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8月推出多项“撑企业”措施后,生产力局早前曾推出四项优惠措施。(生产力局提供)

未有按程序向创新科技署解释

报告指出,根据备忘录,若生产力局如未能达到议定的表现目标,便须向创新科技署解释。然而,就“所接受的顾问项目数目”及“制造支援项目收入”这两项主要表现指标,审计报告称当中无文件证据显示,生产力局曾向创新科技署提出解释。

而在行政方面,报告又发现,生产力局的整体职员流失率偏高,平均为 19.2%,离职的主要原因关乎薪酬和晋升机会有关。而在2018/19年度自愿离职的109名职员中,有4成人的服务年期少于两年。

公开培训课程报读人数低

审计报告又发现,在2018-19年间,当局举办的120个公开培训课程中,共有38个不足10名学员。在20个公开培训课程中,更有20%课程的报读率低于50%。

至于2017年成立的“知创空间”,审计署又指,在 2018–19 年度,虽然招收的会员数目较目 200名高出 125%,但收入却较目标低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