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报告】沈旭晖:核心价值遭破坏 市民关注的并非有无楼
反对修订《逃犯条例》引致的风波仍未平息,新一份《施政报告》亦被不少市民诟病是逃避现实,未能缓和眼前社会撕裂局面。
GLOs创办人、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客席副教授沈旭晖在香港电台节目《香港家书》中直言,香港正在发生的事相信令不少人忧心,“但是否单靠3万警察便足以止暴制乱呢?”他又指,当社会矛盾愈加尖锐,对立也代替沟通成为新香港常态,身份认同问题也好,捍卫核心价值问题也好,渐渐由次要矛盾变成主要矛盾。他反问特区政府是否明白,这些才是深层次矛盾,“我们所关注,而非有没有楼。”
“过去的15年发生了何事令香港人感不快呢?”
外国势力、地产霸权、通识教育或是没有国民教育,常常成为政府解释港人对中国人身份认同较低的理由。GLOs创办人、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客席副教授沈旭晖在香港电台节目《香港家书》中指,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举行时,香港人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是过半数的,年青人还未有港独诉求,一切似乎都“形势大好”,反问“为何十年间一切都改变了?”
沈旭晖再引述《经济学人》较早前的民调指,只有3%的30岁以下年青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令他发问:“如果你认为香港没有国民教育导致缺乏身份认同,那为何官员们的子女会抛弃香港的教育而到海外读书、甚或移民?那么,到底过去的15年发生了何事令香港人感不快呢?”
沈旭晖直言,香港正在发生的事相信令不少人忧心,他再反问:“是否单靠3万警察便足以止暴制乱呢?如果一个社会令一代人两代人三代人都失去信心,就算社会表面上一切正常,似北韩般生活又是否开心呢?”
沈旭晖又指出,近月风波除了引致社会动荡,亦令过去几十年凝聚的社会共识、核心价值被慢慢破坏。无论政府还是亲北京的媒体,批评的对象,由本来所谓的反对派,变成了批评教育制度、校董会、医管局包庇武力,慢慢到国泰航空、汇丰、法官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或者媒体,包括香港电台,似乎全部皆是犯错的对象。令他再度反问:
只有撑警才是政治正确的行为,这样又是否真正意义上的“揽炒”?
香港未来还有独特性吗?
沈旭晖坦言,香港本来就处于漩涡、国际关系的灰色地带中,而港人本身便相信社会有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但不代表香港人没有底线或原则。同时,香港和内地明显有不同价值观,否则也不需一国两制。而这种原则也见于以前不少的建制派身上,例如前特首曾荫权也曾于香港家书讲过“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种生活方式、两种货币、两套法律,甚至是两套价值观”,明显地,香港和内地有不同价值观,否则也不需一国两制。沈又引述前特首曾荫权说,“深深明白到香港要持续发展,香港人要生活得愉快,要贡献国家,更要保持香港的独特性”,沈反问:“但未来还有这种独特性吗?”
当核心价值被破坏 “我们所关注,而非有没有楼。”
沈旭晖直言,2012年是香港乃至世界的分水岭,“全面管治权”这套新管治哲学从此出现,以前可以自行处理的问题,刹那间都会被上纲上线演绎,动辄便被演绎成国家利益、国家矛盾、国家主权、国家统一、国家团结。沈指,这些问题很重要,“但是否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需被上纲上线呢?”
沈旭晖指,自从2012年出现的结构性改变后,香港人情绪明显地愈来愈低落,社会矛盾愈加尖锐,对立也代替沟通成为新香港常态。自始,身份认同问题也好,捍卫核心价值问题也好,渐渐由次要矛盾变成主要矛盾。沈反问,特区政府是否明白,这些才是深层次矛盾,“我们所关注,而非有没有楼。”
沈旭晖又指,身边不少人突然间有一种觉醒,“香港下一代会否还有核心价值?还有真香港人吗?”曾几何时,街上没太多金舖,香港人可以互相于小店开玩笑,充满人情味。甚至facebook不久前还能畅所欲言,无需改名;当你捍卫香港核心价值时,无需上纲上线,无需担心因而失业;过关深圳时无需被查手机,无需因香港身份于大陆媒体承受批斗。当时两地有一度相对健康的防火墙,互相尊重,非今时今日般,每个环境每个家庭都有一种群众斗群众的局面。
沈旭晖坦言,今日台上官员、上位者不少都是他的老相识,也有私人交情,也曾十分尊重。令他发问:
大家都是香港人,为何刹那间似乎都失去香港人的智慧和价值观呢?新一份施政报告,似乎又把问题根源指向房屋问题,但是否这么简单?人生存在于世,只追求安居乐业,其他价值观都不存在?如果只是这样,北韩是最快乐的地方吗?否则,为何有些事情会被轻轻放下,是否缺了解决问题,甚至指出问题的勇气呢?
最后,沈旭晖指:“我们好希望,属于香港人的问题,可以用香港人传统的智慧及方式,真正解决深层次矛盾。香港人,努力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