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研究:9成全职社工超负荷、7成人持续疲劳 半数人有意辞职
撰文: 邓颖琳
出版:更新:
反修例风波引发的警民冲突不断,有不少注册社工自愿走上前线作警民间的缓冲,包括呼吁警方克制地使用武力,并为收集被捕人士提供支援,如协助联络其亲友或律师。惟4个多月冲突以来,多名社工在前线调停期间被捕,面临的压力不容忽视。而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联同香港教育大学心理学系在反修例风波前,曾进行一项社工压力及精神健康研究,发现当时受访的400名全职社工,已有逾9成人表示曾超负荷工作,超过7成曾受过不同程度的工作掣肘,6成表示精神压力大,更有过半数受访者有辞职意向。
有关研究在2018年7月至今年3月期间进行,共访问约400名全职社工,他们服务的领域包括家庭服务、青少年服务、安老服务、康复服务等。研究发现,逾9成受访者表示每月均会经历超负荷工作,亦担心因工作量太大而无法保证服务素质;逾7成社工每月均因缺乏培训、被他人干扰、设备不佳、繁琐工作规则和程序等原因而难以甚至无法进行工作。
此外,超过6成社工表示精神压力大,近半社工表明难以专心工作、感很不开心及闷闷不乐。7成社工感到持续性疲劳、6成出现肌肉紧张、疼痛,逾4成人头痛。
全职社工除了工作量多、压力大,亦不满薪酬及晋升情况,约半数受访者有意辞职。研究显示,约4成受访者不满意薪酬和晋升发展机会、3成人不满机构执行政策方式,约半数人更表示有辞职意向。何振业:机构应容许社工就其薪酬及晋升事项表达感受
教大心理学系助理教授何振业建议,机构应听取社工的意见及忧虑,并关心员工们的目标和价值,同时加强训练员工在处理事件及解难的能力,协助他们建立自信;他又建议,机构就决策程序与社工沟通、允许社工就其薪酬待遇及晋升事项上表达感受,增加社工对机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