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要求陈白沙中学修订“校本英文班”名称 校方:无收到要求

撰文: 邓颖琳
出版:更新:

位于南区的新会商会陈白沙纪念中学,拟在下学年中一班开办一班“校本英文班”。教育局昨日(27日)回复时指,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该校以“校本英文班”定名未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已要求校方修订;并重申教育局正继续跟进该校初中教学语言安排,会敦促学校遵守有关规定。
该校校长徐荣耀昨日首就事件开腔回应,称一直与教育局保持沟通,但无收到教育局相关说法;并扬言与教育局沟通中发现局方人员对有关政策有错误理解,认为不论学校或教育局亦应以时任教育局局长孙明扬2010年的《营造语境实现愿景:微调中学教学语言》文本为依归。他重申自己“完全跟足指引”,该校过去及新学年并无将补课或课外活动计入总课时下,亦没超出全级总课时25%的要求。

新会商会陈白沙纪念中学,拟在下学年中一班开办一班“校本英文班”遭教育局调查,事隔一个月多,教育局得出初步调查结果,认为该校以“校本英文班”定名未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促校方修订。(资料图片/邓颖琳摄)

教育局:不应以名称籠统地表述

微调中学教学语言安排下,学校可据校本情况、学生及教师能力等,以6年为一周期,订定适合该校初中生的教学语言安排,以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确保学习效能。惟按教育局规定,不论学校选择“化时为科”,以英语教授不多于两科非语文科,还是在课堂上实施“英语延展教学活动”等,即整体以英语教学时间不能超过全级总课时(扣除英文科课时)的25%。

教育局回复中表明,为让家长及公众清楚知悉学校安排,学校须详细說明施教模式的原则和目的,不应以名称籠统地表述,以免产生误会;并明言新会商会陈白沙纪念中学以“校本英文班”定名,未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教育局已要求校方作出相关修订。

陈白沙校长:教育局人员曾错误理解微调政策

新会商会陈白沙纪念中学校长徐荣耀昨日(27日)以电话回复《香港01》时,表示校方一直与教育局保持沟通,但没收到教育局相关要求;更称就事件与教育局沟通时,发现有教育局人员曾错误理解相关政策的要求,认为不论学校或教育局,均应以时任教育局局长孙明扬2010年的《营造语境实现愿景:微调中学教学语言》文本作为依归。

徐荣耀重申,自己“完全跟足指引,做法合法”,强调不计算课外活动及补课下,该校“化时为科”及英语延展教学活动的课时,合共不超全级总课时25%的要求。他更指,该校法团校董会曾主动去信教育局,邀请教育局到校沟通,惟教育局至今未答允要求。

《香港01》早前获得相信属该校的2018/19书单,显示校方要求中一甲班学生购入英文版的数学、地理及科学课本及作业。徐荣耀解释,该校是希望在不同科目加强英文元素,强调有提供中文笔记,而校方考虑因材施教、照顾学生学习差异后,不同班别会有不同配套,故会出现“有啲班多啲少啲(英文)”的情况;传媒关注事件后,校方已透过内部途径与家长解释及沟通,并向家长转发了上周六(24日)于《信报》报章刊登、以该校法团校董会、家教会主席及家长委员名义发出的全版“严正声明”。

有关声明中,该校称因应学生英语能力,其中一班的地理科考核有同时提供中、英文试卷。有就读陈白沙中学的学生向《香港01》表示,地理老师的确会在期末试提供中文考题供同学参考,方便同学理解题目,但只有以英文作答的才计分,而提供中文卷的做法并不适用于测验。该学生直言,班中大多同学英文水平一般,“同学好多识题目答案,但串唔出个英文生字。”

全级头三名都读B班,用英文读真系唔太可行,之前听闻学校准备全校英文教学,可以话系无咩可能,未必做到,只是A班英文班同学,都因为用英文学而不合格......对整体学生而言,用中文教比较好,不如唔好开英文班!
不愿透露姓名但曾出示声明以核实身份的陈白沙纪念中学学生

徐荣耀拒就地理科细节回应,只重申会照顾学生学习差异,强调同学须经评估才可入读“英文班”,而学生亦可自选是否加入英文班。

教育局指,微调安排下,如学校表明以英语作为某一非语文科目的教学语言,教授该科的课堂语言、基本教科书、课业习作及学生评估均应以英语为主,母语授课课程亦然;而教育局正继续与该校跟进其初中教学语言的安排,并敦促学校遵守有关规定。

新会商会陈白沙纪念中学上周六(24日)以法团校董会及家教会主席及家长委员名义,在《信报》刊登全版的“严正声明”。(邓颖琳摄)

雷其昌:语文微调政策实施已久 教育局应检视调整

当年有份推动语言微调政策、曾在自己任教中学做“实验”的退休资深校长雷其昌直言,当年为助学生改善英文水平、增加入读大学机会,曾在校实行“特别措施”,增加部分班别的英文教学部分。教师工作量会因而增加,而当年其经验可证,让本来英语水平较佳的学生增加英语学习,有助提升英语水平,且成效显著。

在教育局现行政策下,若学校获派中一新生中属“前列40%”的学生人数达85%,学校“教师能力”及“支援措施”要求又符合要求,可在有关班别校本自决非语文科目的教学语言。考虑到语文微调自2010/11学年实施至今近十年,雷其昌建议教育局检视政策并作相应调整,将25%转为软指标,例如学校录取的中一新生中,“前列40%”的学生人数未足、但接近85%,教育局可为学校提供弹性,容许学校在个别班别的非语文科目实行英语授课,同时定期检视开办英文班中学之教学效能,确保校方做法有助提升学生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