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坎】前村委庄烈宏亲述5年流亡岁月:中国人没刀架脖子不醒悟
在美国纽约的华人区,住满了飘洋过海而来的中国移民,离家千万里,每个人都有自己故事。30来岁的庄烈宏,在异邦已生活了5年,如今的他只是纽约一名不起眼的Uber司机,但他仍有另一个身份:广东乌坎村前村委、2014年到美国寻求政治庇护。“漂向北方 别问我家乡/肩上沉重的行囊 盛满了惆怅…”庄烈宏一边开车,一边声嘶力竭地唱著这首叫《漂向北方》的歌,一曲唱毕,他向《香港01》记者说:“他漂向北方,也跟我从南方漂向纽约,也是北方,差不多。”当初挺身而出为乡里维权,竟落得流亡海外的结果,庄烈宏坦言希望在有生之年回到乌坎,可能会开间茶叶店,或者经营鱼排,过著不涉政治的平凡生活。
忍著泪 不听也不想 不敢回头望的遗憾
去年秋天,纽约皇后区一个公园充满浓浓的秋意,庄烈宏在公园和记者聊起这5年的流亡生涯,以及当初在老家乌坎的种种,顷刻间,各种往事又再紧缠庄烈宏的心头:“可以抽烟吗?”他笑言,“抽个烟就展示一下真实的我”。
2011年的“乌坎事件”,被视为中国近代基层民主发展的重要事件,也是庄烈宏的人生转捩点。在乌坎这类乡村,村委会主任(村主任)理论上由居民一人一票选出,村党支部书记(村支书)则由村内的党员选出,但这个纸上的选举制度,未见真正兑现。十年前的庄烈宏以“爱国者一号”名义,揭发乌坎村的原村民委员会及村党支部书记,私下转卖土地、侵吞村民应得的补助金;紧随而来数年的上访、示威、集会与武力镇压,是纯朴的乌坎人以前想都未想过的事。
掩著伤 扛下了梦想 要毅然决然去流浪
接下来的,就是公众所得知的“乌坎事件”:2011年村内爆发示威,持续三个多月,甚至惹来国际社会关注;至2012年3月,乌坎村首度民选村委会,当时有一些乐观的看法认为,事件尚算和平解决,是中国基层民主向前迈出积极一步的里程碑,甚至认为这是中央政治风向趋向宽松、开放的讯号,只是当年站在维权第一线的庄烈宏,其实冷暖自知。
村委会选举之后,乌坎村看似回复平静,但对庄烈宏来说,这只是另一场暴风雨来袭前的短暂宁静。庄烈宏忆述,在这次选举后意识到,被选为村委的自己被当局利用,反过来成为“维稳”村民的工具,他知道自己作为维权行动的发起人,总有一天要面临秋后算帐,而且万一村里再出事,总要有人能够发声求援,因此他辞去村委一职,开始计划出逃。
肩上沉重的行囊 盛满了惆怅
“想过签证这条路走不通的话,B计划是开船到关岛…计划C比较糟糕,只能逃到泰国”最终选择到美国,是因为制度吸引,亦有不少成功先例。他先到香港演习一遍,发现没有被“边控”后,与妻子于2014年初赴美国旅游并寻求政治庇护。
结果,事实证明庄烈宏的忧虑不是杞人忧天,该年3月的村委换届选举,庄烈宏的两个战友,即杨色茂和洪锐潮被人劝退后坚持参选,随后各以涉嫌受贿罪被捕。到了2016年,乌坎更面临第二波大规模冲击,当时民选村委会主任林祖恋被当局以涉嫌受贿罪带走,连同庄烈宏父亲在内的多名村民示威后被捕入狱。
“乌坎事件”各村民领袖下场:薛锦波:2011年被关押期间离奇死亡林祖恋:2016年6月被捕,同年9月被判受贿罪及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成立,判监3年1个月庄烈宏:2011年曾被捕,2014年流亡美国洪锐潮:2011年曾被捕,2014年3月被捕,被判受贿罪成判监4年杨色茂:2014年3月被捕,被判受贿罪成判监2年张建城:2011年曾被捕
我漂向北方 家人是否无恙
当时在美国的庄烈宏,曾到曼哈顿东边的联合国小广场抗议,争取外界关注这个中国南方小乡村的事态如何急转直下,但庄烈宏之后接到一个来自家乡的长途电话:“他说‘我是陆丰公安局,你是庄烈宏吗?’我说‘是’,他说‘你等一下’然后就把电话交给我爸听”庄忆述,被捕时被边打边拖上车的父亲在话筒里对他说:“不要在外面搞什么事情,我很好”。但老父过得好不好,作为儿子的庄烈宏心里明白。
自此之后,仍留在乌坎的庄烈宏父母,成为了被当局紧盯的对象。庄烈宏透露,有人趁母亲外出时,强行在屋顶加装天花板,借口是怕“房子塌了”,同时家里电路被换了,只为了加装窃听器和监控器材。庄坦言对此感到痛心、悲哀,也无能为力,即使当时决定留下,自己也会被秋后算帐,也无法照顾家人,而在公,如果不走,当乌坎再度出事,就没有一个人能够发声,因此出逃计划,大部份也是为公。庄烈宏重申对策划乌坎事件不后悔:“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多少人敌不过残酷的现实 从此销声匿迹
乌坎事件经过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今年5月发表一份《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及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建议“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即日后党委任的村支书将兼任村主任,把民选村代表这套纸上制度,公然地撕毁了。
庄烈宏认为,即使在过往,村主任一直是没有实权的傀儡,形容“是共产党实施农村自治的伪概念、忽悠国际的伪民主”,今次的《意见》只是当局更明目张胆体现专制威权的想法。
这里是梦想的中心 但梦想都遥不可及
如今,庄烈宏由一个维权斗士,变成一个纽约的平凡Uber司机,自称会以“破烂不堪的英语”跟客人交谈。在美国的5年,他感觉美国人即使要赚钱讨生活,也对政治动向很敏感;反而有时载到的中国留学生,谈话只围绕吃喝玩乐,对政治冷感得很:“中国人是很能容忍的,没到了刀架在脖子上是不会醒悟”。庄无奈说,中国人很少谈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及义务,助长独裁成长。
或许我根本不属于这里 早就该离去
在访谈期间,庄烈宏和记者谈乌坎事件、谈中国政治改革,但在内心深处,庄烈宏只想做一个平凡人,自称为“北漂”的他,希望有天可以回到位于“南方”老家乌坎生活,开间茶叶店或者经营鱼排,偶尔回美国看看:“我不想干涉这些所谓的政治圈里面的东西”。
庄烈宏所驾驶的车子,驶往聚集不同种族居民的纽约皇后区法拉盛时,他用手机连接YouTube播歌,曲子是描述“北漂”年轻人追寻梦想的《漂向北方》,庄烈宏声嘶力竭地唱著这首已唱得滚瓜烂熟的“饮歌”:“漂向北方 别问我家乡/高耸古老的城墙 挡不住忧伤/我漂向北方 家人是否无恙/肩上沉重的行囊 盛满了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