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胶粒污染海洋 环团轰30化妆品公司未禁使用

撰文: 林若勤
出版:更新:

很多化妆和护肤产品都加入微胶粒(microbeads),声称能做成磨砂和清洁效果,但这些微细的胶粒流入大海,会被海洋生物吞下,破坏海洋生态和进入食物链。环保团体绿色和平调查全球30间大型化妆及个人护理产品公司,发现所有公司都未有完全禁止在产品中加入微胶粒,其中包括香港常见的公司Amway、Chanel、Kosé 、Estée Lauder 和LG Household & Health Care ,绿色和平批评国际企业未尽保护海洋的责任。《香港01》向有关公司查询,至傍晚7时仍未获回复。

连佩怡指每种产品内含的微胶粒外形、成份和颜色都有所不同,但全都会对海洋生物带来威胁。(林若勤摄)

绿色和平今日(7月20日)公布,全球30间大型化妆及个人护理产品公司都未有尽力减少使用微胶粒,间接污染海洋。资深项目主任连佩怡说:“市面上约有4成的化妆及护肤品含有微胶粒,声称有效提供去角质、磨砂功效。现时香港的污水处理厂未能隔除微胶粒,所以人类使用后最终都会流入海洋。”

她续说:“微胶粒进入海洋不易分解,部份海洋生物会因误吞而死亡,而且微胶粒容易吸收毒素,海洋生物吞食后会沿食物链积聚,增加食进海鲜的风险。”

香港教育大学科学与环境学系助理教授霍年亨,去年在香港水域打捞到直径少于5毫米的微胶粒,其颜色和红外线光谱均与磨砂产品中的微胶粒相似。

今次调查发现,不单只磨砂洗脸膏,连粉底都含有微胶粒,相信有更多产品被加入微塑胶,应全面规管。(林若勤摄)

30间化妆及护肤品当中,有5间公司的产品在香港市面常容易找到,包括Amway、Chanel、Kosé 、Estée Lauder 和LG Household & Health Care所出品的磨砂洗面膏以至粉底,均含有不同成分的微胶粒。

连佩怡又指30间公司都未有完全禁止产品中加入微胶粒,部份公司只限制特定产品不可加入微胶粒、或是只限制不可加入聚乙稀微胶粒,甚至有公司只限制特定形状的微胶粒才受规管。绿色和平建议企业尽快淘汰所有含有任何微胶粒的产品,并希望香港政府能仿效美国,立法规管含有微胶粒产品。

外国环团“Pastic Soup”研发的手机应用程式,只要扫瞄产条码,就可知是否含有微胶粒。(网上截图)

想了解自己的化妆品和护肤品是否含有微胶粒?外国非牟利团体“Plastic Soup Foundation”就建立了资料库网站“Beat the microbead”,将含有微胶粒的产品列成清单,只有搜寻就知道化妆及护肤产品是否对环境有害。除此之外,亦可以从产品成份中查看是否有以下塑胶: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Nylon-12(polyamide-12) 尼龙-12(聚酰胺12)
Nylon-6 尼龙-6
Poly(methylmethylacrylate) /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 / PET 聚(对苯二甲酸)
Polyethylene / PE 聚乙烯
Polypropylene / PP 聚丙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