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屿】黄伟纶:先填200公顷供居民入住 交椅洲好处可望海
政府初步估算明日大屿的填海及基建成本约6,240亿元,并将向立法会申请5.5亿元研究拨款。发展局局长黄伟纶今日(24日)出席电视节目时表示,政府预计2032年首批居民入伙时,最多只会填好约200公顷土地,意味居民要“边住边填海”。黄伟纶承认,分阶段填海对首批入伙居民造成不便,但相信不影响入住意欲。他指人工岛望海机会较大,有其地理优势。
入伙居民要面对沙尘滚滚居住环境
政府计划在交椅洲附近填海1,000公顷,首批居民最快可于2032年入伙。发展局局长黄伟纶在无线电视节目《讲清讲楚》中表示,届时只会填约100至200公顷,面积与东涌扩展区相约,意味著,居民或要“边住边填海”,居住的环境沙尘滚滚。
黄伟纶称,过往的新发展区都是分阶段进行,即使是100公顷也是非常大的面积,“唔觉得市民先入去住会唔开心,其实佢都预咗,反而系居住需求先满足咗,咁先系实际。”他认为,交椅洲可提供一个整全的社区规划,不应只著眼于兴建时的不变,“交椅洲有个好处,我谂无论喺边个位置,你见到海景嘅机会都系大。此外,虽然交椅洲日后有七成属公营房屋,但他认为当中包括首置盘、居屋,不担心会成为‘贫穷社区’。”
至于交通方面,他预料接驳至香港岛的道路已建成,但铁路涉及海底沉箱等较复杂的工程,最快也要居民入住后大约3至5年才竣工。他解释,过往新发展区人口需达20万至30万,才会考虑铁路发展,“现在已拉前咗20几年。”
料最快2025年有大幅度开支外界关注“明日大屿”牵涉超过6000亿的工程成本,黄伟纶强调除了交椅洲人工岛以外,估算亦包括其他项目如小蚝湾、欣澳填海,以及兴建接驳人工岛外的基建,“好似屯门西岸铁路咁,系服务新界西北居民。”他续称引用测量师学会很值得参考的数字,日后上限约有一万亿的卖地收益,可以“回本”,而且分多年摊分,每年支出仅数百亿,相信不会令财政预算出现赤字,而大幅度开支料将于2025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