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学会倡为明日大屿制定具体愿景 下月底向政府交建议

撰文: 黄静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发展局将于本月向立法会申请5.5亿元,作为“明日大屿”首阶段的基建工程研究。 建筑师学会今(12日)向表示,政府应提出对人工岛的愿景,并非依循过往做法先填海再决定用途,强调应“规划行先,而唔系基建行先”。四大学会将于本月底前向政府提交建议书,讲述学会意见。

↓盘点各区填海计划进展↓

+13

倡摒弃“基建行先”传统​思维

建筑师学会新任会长李国兴表示,明日大屿的规划横跨未来30年,政府在规划时应有愿景及远景,即要先规划、再落实,并非“基建行先”的传统思维,先填出一大幅土地,再思考未来用途、兴建铁路等。 他续指,除了牵涉造价外,学会更忧虑基建为先的城市设计未能做到以人为本,并以将军澳为例,“如果无天桥、隧道,根本行唔到。”他补充说,政府要制定一个立体规划,举例指前海善用地下用地,在地底设计交通网络、休憩及社福用地,地面则为写字楼、住宅。

李国兴续指,学会联同测量师学会等四大学会,正草拟给发展局的计划书,希望提出业界的看法和建议,包括分阶段进行填海工程、二阶段公众咨询,以及成立专责明曰大屿的城市设计委员会等。

香港建筑师学会会长李国兴认为,即使招标后工程费大减,但政府仍然无视专业意见。(王洁恩摄)

促审慎兴建元朗行人天桥

此外,政府拟在元朗市建造行人天桥接驳西铁站,惟项目造价高达17亿元,加上设计问题,引起社会争议。

大桥引起不少反对声音,运输及房屋局早前去信财委会,拟为项目同步招标,邀请投标者减低成本等。建筑师学会李国兴强调,事情无关造价问题,即使工程费减少3至4亿元,但政府仍然未有正视问题,无视专业意见,他认为政府可考虑分期建造。

香港建筑师学会上任会长陈沐文认为,天桥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环境问题,政府必须慎重考虑。(王洁恩摄)

香港建筑师学会上任会长陈沐文指出,就一条540米的大桥而言,正常造价应只需1.7亿元,惟政府宣布建造金额达17亿元,两者相差十倍。不过他强调,造价问题并非学会反对的主因,重点是天桥会带来不可逆转的环境问题,包括造成热岛效应、破坏通风走廊等,故认为政府必须慎重考虑。

学会内地事务部副主席谭国治建筑师批评,政府应先了解工程的需要,不应“为起而起”,本末倒置,令基建最终不能用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