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放榜】听障脑麻痺考生冀入音乐系 “想证明我也能做到”

撰文: 实习记者 关祖明
出版:更新:

中学文凭试(DSE)下周三(13日)放榜,“一试定生死”为不少学生带来为压力,对一班不一样的考生,更是人生的大挑战。中学患有先天中度听障和脑麻痺的孙嘉怡,期望考到大学的音乐系,成为音乐教师;有读写障碍的邓栢聪,凭借着在纸上用手指抄写生字去学习,冀可考入香港演艺学院;脑癌复康过来的蔡玮庭,最想读社工帮助他人。

应届文凭试考生(左起)孙嘉怡、蔡玮庭、麦俊民和邓栢聪,都同样有身体上问题,文凭试对他们是不容易的一关。(关祖明摄)

孙嘉怡是应届考生,患有先天中度听障和脑麻痺,她今日出席观塘apm商场“全程撑你中学文凭试放榜”活动时透露,今年是重考。“聆听卷对我的分数影响最大,因为录音内容的声音太细声。”孙嘉怡说:“上年我两科(中文及英文)聆听卷都只是拿到U(Unclassified,不作评分)。”

虽然听力有问题,坚持今年重考,是为了成为音乐教师的梦想。“别人能够做到的东西,我想证明给大家看,我也能够做到。”

别人能够做到的东西,我想证明给大家看,我也能够做到。
孙嘉怡
孙嘉怡梦想成为音乐老师。(apm提供相片)

自小学习弹钢琴、拉小提琴、弹古筝

嘉怡的梦想,是来自她小时候学习乐器的经历。她热爱音乐,从小就开始学习不同乐器,包括钢琴﹑小提琴﹑古筝和夏威夷小结他。她回忆说:“我的乐器老师都是上门教学的,可是我有时候未必明白他们的指示,我的手又因为脑麻痺影响很容易疲累,所以上课时常常发脾气。”不过她却希望可以当一名音乐老师,用小朋友明白的方式教授,让他们学习得更愉快,“我觉得我的经历可以让我更明白小朋友学乐器时的感受。”

受脑麻痺影响,嘉怡平日温习时也需要比同学付出更多。“我看见同学们通常都是听老师说一次就会记得,但是我要自己回家后不断温习才会好一些。”她直言反应会比一般人慢,若要一时间出现很多新资讯,她会反应不及。

说到今年考试信心,嘉怡坦言其真不是很大。“虽然未必可以入读大学的音乐系,但我希望可以慢慢由高级文凭读起。”她说去年只差2分就可以考入高级文凭获,今年获得豁免聆听考试,希望分数不会再被拉低。

apm商场今年继续举办活动为考生打气。(apm提供图片)

读写障碍考生在沙纸上用手指抄写生字

神情自信的邓栢聪是一位很有表演欲的男生,梦想可以入读香港演艺学院,毕业后从事演艺教育工作。从邓栢聪的谈吐举止,很难猜出他是一位读写障碍的学生。他在背诵英文生字的时候,由于记性比一般人差,所以要靠比较强的触觉,一边背生字,一边摸着手上妈妈帮他用发泡胶手作的凸字板,并在沙纸上用手指抄写生字。邓同学说:“读写障碍的人记忆虽然不好,但是触觉比一般人敏感。”

从幼稚园开始老师就觉得邓栢聪学习比同班同学慢,升读小学后,他接受了一个专业测试后确定患有阅读障碍。对栢聪来说,英文科的学习最困难。除了常常分不清p和q、b和d外,有几个读音相近的音节的字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就像activity这个字,我想我一辈子也不会懂得串。”

邓栢聪虽有读写障碍,却在戏剧中找到自信。(apm提供相片)

邓栢聪同学就读圣贞德中学,在中一的时候,他报名参与学校的剧社,发掘了自己在戏剧方面的天分和兴趣。中三的时候,他在报纸上看见了一个名为“夸啦啦艺术集汇”的奖项,获奖的同学可到伦敦接受四星期专业戏剧训练。得到家人的支持后,栢聪勇敢一试,果然受到赏识,可以到英国受训。“以前我是一个很缺乏自信的人,但是在舞台上我找到了自己。”

一向害怕英文的他形容那一次受训令他开了窍。“在学校时,老师很着重文法,但我在英国与外国人聊天时发觉他们只是重视能不能沟通。”他指英国的训练给了他很大信心说英语。

另一考生麦俊民也是有读写障碍问题,阅读能力比常人低50%,也较难集中,数学科最难倒他,花了一半温习时间,希望能够合格,入读浸大的电影课程。

坐在孙嘉怡旁边的蔡玮庭,也是应届考生。他是脑癌复康者,在小四时学生身体检查时发现患上脑癌。在复康后,电疗的副作用依然影响他的脑功能,其后需要由主流学校转到特殊学校就读。“一般人可能用两分钟记一个生字,可是我就要用一天的时间才能记住一个。”加上他脑肿瘤的位置是在右脑负责逻辑的地方,所以他的对数理的理解也变差,学习时他遇到困难,老师也会主动帮助他,而在家中没有老师时,他则会主动在网上看教学片段,克服学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