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规划纲要前世今生 21年前“大珠三角”愿景实现了吗?

撰文: 劳显亮
出版:更新:

粤港澳大湾区,包含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以及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城市。同样的组合,早在21年前的1998年,就有内地学者提出建设“大珠三角都会区”,港府更在2004年成立“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到2009年发改委就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当年粤港澳三地政府亦积极响应。
从“大珠三角”到“大湾区”,这21年来做过的事,能令香港无悔骄傲吗?两个概念,是否旧酒新瓶,当年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大湾区纲要关香港人事的民生措施↓

+9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周一(18日)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把香港、澳门加上广东省珠三角九个城市组合规划,将香港定位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

同样的“9+2”城市,早在1998年,内地就有学者倡议,建设“大珠三角都会区”。21年前的“大珠三角”与今天“大湾区”的分别,只是前者并不包括肇庆和惠州两市的郊区,亦是今日传媒广泛用错大湾区地图,误用旧版“大珠三角”的出处。

大珠三角概念,早在董建华和何厚铧,担任香港及澳门特首的年代,已经提出。(视觉中国)

港府2004年设立“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

自始之后,建设“大珠三”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翻查资料,2003年粤港联席会议,时任特首董建华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就表明要共同建设“大珠三角经济中心”。

当年,时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更牵头提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构思,包括广东、福建、湖南、广西、海南、四川、贵州、江西和云南九个省份,再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地理版图就更加广阔,但整个“泛珠”地区人口逾4亿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是千差万别,当时惹来是否“泛过头”的议论。

到2004年,港府更设立“大珠三角商务委员会”,由冯国经担任主席,委员包括梁振英、陈智思、霍震霆、周梁淑仪等人。但这个委员会最终在2013年改组成“香港与内地经贸合作咨询委员会”,至2015年停止运作。

大珠三角的概念,在当年炙手可热,粤港澳三地政府在招商、基建方面时有合作,包括商讨延长口岸通关时间等等。当年亦一直有报道,指由中央牵头,发表关于大珠三角的规划纲要。

张德江主政广东时,把大珠三角提升至泛珠三角,港澳加内地九省的省长齐齐出席论坛。(视觉中国)

大珠三角目标在2020年建成 愿景仍议而未决

直至2009年1月,国务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终于对外发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注:此纲要在2008年12月定稿),表明要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物流、高增值服务中心”。

当年的《纲要》,目标是在2020年,建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一直”,当中不少篇幅提及港澳,包括教育方面,支持港澳名牌高校在珠三角合作办学;创科方面,要加强穗港产学研合作,形成“广州—深圳—香港为主轴的区域创新布局”;金融方面,提出要方便企业跨境交易,支持珠三角地区企业到香港上市;航空方面,要积极推进深港空港合作等。

当年纲要发布后,香港和内地多个部门都表示要“研究”和“融入”,包括在大珠三角推出乘车“一卡通”,打破香港八达通、深圳通、广州羊城通的壁垒。

2015年首次提粤港澳大湾区

然而,自从习近平在2012年担任总书记后,“大珠三角”的说法渐渐被淡化,而取而代之的则是“大湾区”。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首次写入国家文件,当时国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正式表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发挥港澳独特优势,提升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与功能”,此时的大湾区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等待近四年,大湾区的规划纲要终于发布,对比2008年的大珠三角纲要,不少内容均似是重弹旧调。例如教育方面,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科研方面,就要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金融方面,亦提出跨境金融和上市融资;航空方面,就明确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亦把当年未能实现的一卡通,写入纲要。

粤港澳大湾区与大珠三角部分政策的分别

 

大珠三角

粤港澳大湾区

教育

支持港澳名牌高校在珠三角合作办学

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

创科

形成“广州—深圳—香港为主轴的区域创新布局”

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

金融

方便企业跨境交易,支持珠三角地区企业到香港上市

发挥香港在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

航空

要积极推进深港空港合作

明确推进大湾区机场错位发展和良性互动

资料来源:《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珠三角纲要》是正部级的发改委发布,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则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更是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2月20日在香港举行的宣讲会上,亦有播放习近平的画面。(美联社)

大珠三角到大湾区 正部级提升至习核心

综合两个纲要,参与的城市重复、部分内容亦有重叠,最大的分别,在于“加持”的层级截然不同。2008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由发改委发布。发改委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属于正部级,发改委主任与广东省省长同级,广东省委书记身兼政治局委员,地位要高于发改委。

分析指,这种架构难以摆平省市区之间的矛盾,或破除部门之间的樊篱,例如遇上跨境金融的问题,人民银行要坚守国家的外汇管制法规、公安部则要考虑管控跨境洗钱,各有各的专业考虑,没有人“一锤定音”自然难以拆墙松绑,且部门之间大家“咁高咁大”,主事的发改委自然难以协调、攻坚一些行政难题关卡。

而本周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则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这个国家战略更是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即由国家“最高话事人”亲自督师,更列明遇上重大问题时可以“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汇报”,与发改委官僚主理的旧版规划比较,层级、权力绝不可同日而语,分析指,将来能更易协调多个部委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