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指6成港人患抑郁不会寻求协助 乏上流机会港青增抑郁风险
抑郁症是典型都市病,不少港人饱受困扰,一项调查访问近2000名成年市民,有6.7%出现抑郁症徴状,擦过去同类调查新高,当中以青年人属高危一族,年纪愈轻,患抑郁倾向愈高。调查另显示,逾60%受访者表示,面对抑郁情绪时,不会寻求专业协助;另外,整体受访者当中有近14%表示曾有自杀念头。
有份统筹调查分析的学者指,近年本港缺乏社会上流机会,港青无力感增加,有可能影响精神情绪;机构则呼吁,受情绪困扰人士宜及早寻求协助,身边人亦可伸出援手。
香港心理卫生会去年底联同城大专业进修学院进行全港抑郁指数调查,成功访问1,795名年逾18岁市民,55至64岁组群最多,占21%。
研究采用抑郁量度工具作分析,总分以27分为满,倘得分获15分或以上,则属较大或严重抑郁者,调查显示,有6.7%受访者或患有抑郁症,较三年前相同调查,高出1.2个百分点,亦较过去三届为高。
18至24岁青年人抑郁症倾向较高
若同比龄划分,当中又以18至24岁青年人,其患抑郁症倾向平均值较高,随著年岁增长,抑郁程度则愈低。另外,整体受访者之中,有13.9%人表示曾有自杀念头,当中以长者占多。调查亦反映,经常做带氧运动人士,抑郁程度较低。
调查结果另显示,面对抑郁情绪时,逾60%受访者不会寻求专业协助;表示无从入手的受访者亦接近一半。
年轻人患抑郁症或与社会文化有关
城市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讲师孙玉杰则指,年轻人患抑郁症风险较大,可能与近年社会文化有关,他认为年轻人发展机遇受大环境影响,社会缺乏上流发展机会,“依家呢个世代,年轻人唔食唔着都买唔到楼”,但同时港青亦受传统观念制肘:“依家揾到钱、有层楼先叫叻,但揾唔到钱,系咪唔叻先?”,他认为,有关数据亦值得本港社会深思。
建议由小学开始教授精神健康
香港心理卫生会助理总干事(服务及教育)程志刚认为,本港抑郁情况不断上升,令人忧虑,期望港府可制定长远的精神健康政策,从教育方面著手预防,建议由小学开始,教授学童认识及关注精神健康。他又期望,港府勿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宜设常设资源推广。
他又指,大众对精神健康及社区资源认知不足,呼吁市民如发现自己或身边人有情绪困扰,宜及早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