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电子烟】业界叹开年饭变告别会 修例存变数 谁笑到最后?
禁电子烟与否商讨多年,正反双方争持不下。食物及卫生局去年6月曾提出规管电子烟,变相令电子烟合法化,特首林郑月娥亦曾在立法会答问大会称电子烟危害较少(Less Harmful)。然而,全面封杀电子烟的声音越来越大,医学界、教育界更联手反对。林郑月娥在去年10月施政报告突然宣布全面禁止电子烟,声言保护青少年健康为首要。如今法例草案终提交至立法会,反吸烟人士“先赢一仗”。惟修例草案仍需经过三读通过才正式立法,零售界立法会议员邵家辉扬言“一定会投反对票”。被问到会否走到拉布一步,他说“再谂吓先”。香港电子烟协会主席陈民辉指,业界有信心草案不会获得通过。全面禁电子烟是否成真,仍然存在变数。
政府今日(13日)提交《2019 年吸烟(公众卫生) (修订)条例草案》到立法会,草案提到禁止所有另类吸烟产品入口,包括加热烟、电子烟及草本烟,同时亦包括当中的烟弹、加热器及烟油都受规管。食物及卫生局副秘书长(卫生)阮慧贤,以“另类吸烟产品”形容电子烟及加热烟等新型烟草产品,避免出现法律漏洞。
担心条例有漏洞 增加当局执法难度
烟民只管有另类吸烟产品而非售卖并不违法。“禁电子烟大联盟”成员之一的香港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担心有法律漏洞,称因若有人从网上途径购买电子烟并成功入境,即使之后在买家身上搜出大量电子烟,如无法证实他有售卖等行为或意图,当局都难以执法。
医学会副会长林哲玄则认为指,修例建议合适,减少电子烟、加热烟对青少年的“诱惑”。他认为电子烟或可走私入港,但相信有判监罚则已加强阻吓。
被问到“成功争取”,他指仍需等待立法,心情更为提心吊胆,“这完全是民生问题,毫无政治,不希望因为个人或商业利益而做不到。”他期望立法后青年吸食电子烟的问题可改善,“不要像传统烟、酒一样,未够秤时就不食,够秤就狂队。”
一直力抗电子烟的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何世贤亦赞成政府提出草案,明言虽不可完全禁绝有关产品流入本港,但已大大减低便利性,助改善青年吸食问题。
教育界立法会议员叶建源指传统烟已落地生根,难以禁绝,未来仍可透过税项、年龄限制、禁烟广告等去限制。他指仍需看修例细节,但整体是支持全禁电子烟草案。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主席汤修齐及全港18区家长教师会联会发新闻稿,指欢迎草案,呼吁立法会议员本着良心,为市民健康着想,及为本港公营医疗系统减轻压力,尽快通过草案。
电子烟业界“开年饭变告别会”
有人欢喜有人愁,烟草事务协会发言人胡易梅直斥政府“打茅波”,认为政府漠视商界、零售界、生产商的意见,未经公众咨询,将去年6月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的其中一次会议收到的意见书当成政府已经作公众咨询,并提交立法是有违“程序公义”。
电子烟业界原于明日(年初十)食开年饭,香港电子烟协会主席陈民辉戏谑,开年饭或变告别会,他表示自政府于施政报告宣布全面禁止电子烟,已经有一成半的电子烟商舖结业,相信新年后有更多行家会考虑结业。但陈民辉强调自己会坚持到最后一刻,直至争取到一个权益、一个选择权。
立法会议员邵家辉直言,审议草案修订时“一定会投反对票”,斥草案“非常唔公道”,强调本港不应以“民粹”方法运作。他强调希望香港人健康当然没有人反对,但要平衡自由及选择权。被问到会否在议会“拉布”,他则表示“谂吓先”。
烟草商菲利普莫里斯亚洲对政府修例感失望
生产加热烟的烟草商菲利普莫里斯亚洲(Philip Morris)回复指,对港府只基于一方声音而修例禁止所有香烟替代产品感到非常失望。他们指修例建议完全漠视了国际上证明了这些产品的危害较传统烟低的科学证据,强调已有不少已发展国家已可购买及使用非燃烧烟草产品(即加热烟)。
Philip Morris又指,香港仍有约60万名吸烟人士,而修例建议禁止电子烟及加热烟草产品实同时影响非吸烟人士,因吸烟人士将只能选择最为有害的选项:传统香烟,令他们继续蒙受香烟烟雾的危害。他们称香港政府应认真检视有关香烟替代产品的科学证据,继而订立理性的规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