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臭氧浓度仍较十年前高一成 可致心血管及哮喘

撰文: 罗俊文
出版:更新:

环保署今日(28日)公布2015年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报告,揭示区内几种污染物浓度同比下跌超过一成,唯独区内的臭氧浓度只有7%跌幅,水平仍较10年前高一成。有环团批评是一大倒退,促请港府与内地政府合作,尽快找出臭氧浓度高企不下的原因,并制定对策。
长期曝露于高臭氧浓度环境下,有可能引致心血管疾病,以及诱发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去年珠江三角洲臭氧浓度的跌幅只有7%,水平较10年前,即2006年高一成。(资料图片)

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由位于广东省、香港和澳门的23个空气监测站组成,并监测6种主要空气污染物(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一氧化碳)。

环保署今日公布的2015年粤港澳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测网络报告显示,去年珠江三角洲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值较2014年分别下降19%、11%和13%;跟2006年比较则分别下降72%、28%和34%。环保署认为下降趋势明显,反映近年粤港澳推行的减排措施已对珠三角区域的整体空气质量带来改善。

但臭氧方面,尽管去年年均数值为每立方米53微克,较2014年的每立方米57微克略低;然而去年区内的臭氧浓度仍较10年前,即2006年的每立方米48微克高一成。详见下表:

(环保署提供)

区内细颗粒物浓度较世卫建议标准高2.2倍

健康空气行动行政总裁冯建玮指,臭氧浓度高企,可能与内地的工厂排放有关,但实际原因需要两地政府协力找出,然后制定方案应对。他又指,今年报告新增细颗粒物浓度资料,显示去年区内的细颗粒物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水平较世卫建议标准高出2.2倍,情况令人忧虑,他建议港府尽快设立海上低排放区,减少船舶造成的空气污染。

去年珠角三角洲的细颗粒物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水平较世卫建议标准高出2.2倍。(资料图片)

环保署指,为进一步改善区域空气质素,本港与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于2012年11月订立2015年减排目标和2020年减排幅度。香港在2013年3月发表《香港清新空气蓝图》,广东省亦在2014年2月公布《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2014-2017年)》,双方分别提出一系列改善空气质素的措施,减少由工业源、 海陆交通、发电和非道路流动机械等带来的空气污染。粤港双方已开展中期回顾研究,将总结2015年的减排成果和确立2020年的减排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