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社区乐团招土瓜湾儿童夹Band 助印裔童学音乐唱粤语歌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市建局于土瓜湾开展多个重建项目,至今仍有部分受重建影响的基层家庭在区内居住。市建局于去年10月成立社区乐团,招募30名对音乐有兴趣的基层儿童“夹Band”。有住在重建区的印裔女童指,报读兴趣班太贵,家人无法支付费用,但透过计划可以与其他朋友奏乐唱歌,让不懂中文字的自己可唱出粤语歌,一圆音乐梦。

星先云(Singh Simran,右)与思琪居住在土瓜湾区,两人均热爱音乐。(梁鹏威摄)

就读5年级的印裔儿童星先云(Singh Simran),住在土瓜湾一幢旧楼近5年,该大厦重建在即。她笑指,自己热爱唱歌,不时在家高歌,最爱外国乐团“Maroon 5”,但除了音乐堂外,她甚少有机会接触音乐,“就算出面有得学都好贵。”

星先云表示乐团小朋友都乐意教导她粤语发音,令她学懂不少生字。(梁鹏威摄)

星先云不谙中文字,只靠节奏、发音等学习粤语,在其他小朋友的热心教导下,她最终学完整首歌及不少新字词。星先云一家近月已获派公屋“上楼”,对于即将要搬离当区,她坦言对土瓜湾感不舍,希望日后仍然可回来参加乐团。

家长:音乐改善与女儿关系

今年11岁的思琪与妈妈二人住在俗称“十三街”的土瓜湾旧区,蒙女士表示㓥房只有约100呎,女儿在狭小的环境下成长,知道家中经济状况不佳,从未要求去兴趣班。但偶尔走过乐器铺时,女儿都会驻足注视,又会参加学校跳舞班,心里明了女儿热爱音乐,“但我一个人无办法畀佢出去学。”

思琪妈妈(右)表示,女儿非常懂事,知道家中经济环境有困难,从来不会要求与其他小朋友一样,可以上补习和兴趣班。(梁鹏威摄)

经学校老师推荐下,思琪参加市建局举办的社区乐团,跟随导师学习木结他,她忆述刚开始学习弹奏结他时,十只手指都异常疼痛,但对于可以梦想成真,仍感到高兴,“好好玩,希望可以继续学。”蒙太认为性格内向的女儿参加乐团后,认识不少朋友,愿意敞开心扉,将情绪诉诸音乐,“如果唔开心,会弹结他抒发情绪。”

市建局去年10月招募土瓜湾区内的儿童组成社区乐团,参与的小朋友可获赠木结他或Ukulele,让他们有机会学习乐器。(梁鹏威摄)

小朋友对音乐热情 抵疼痛练习

市建局于去年10月至12月开展“市建童乐·社区乐团”计划,招揽30名来自土瓜湾区、无音乐底子的基层儿童,年龄介乎8至16岁,当中有2名现正住在重建项目内,其余则于同区居住或上学。透过十堂的免费训练,会向他们赠送乐器,小朋友可学习木结他、Ukulele和唱歌,并到社区公开表演。

经过十堂免费音乐班后,小朋友会到不同地区公开表演。(梁鹏威摄)
导师何家铭、邝凯欣指小朋友非常珍惜每次的训练机会,练习时十分认真、好学。(梁鹏威摄)

音乐导师邝凯欣(Tammy)指,甫接触这群小朋友时,大部分都是内敛怕羞,“连讲自己个名都要谂好耐。”但经过十堂的训练后,他们表演时亦不怯场。另一结他导师何家铭(Tomy)则称他们年纪小,弹拨结他时手指会感到疼痛,甚至留痕,但仍然专注练习,令他相当感动。

市建局表示,将会延续计划并招募更多土瓜湾区的学童参加,冀以音乐连系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