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土瓜湾、深水埗办家居维修计划 退休师傅义务上门检查维修

撰文: 黄静薇
出版:更新:

本港不少旧区的大厦单位日久失修,市建局今年6月开始,于九龙城区开展家居维修的先导计划,协助有需要的居民作简单维修。参与计划免费帮助居民的义工蒋师傅表示,曾遇过㓥房户家中的水箱漏水,每月被收取逾千元水费;独居长者因台风破坏天线,而无法观看电视。作为同区街坊,他希望为区内长者或基层家庭略尽绵力,解决生活上的困忧。

居住土瓜湾逾50年的刘婆婆,家里厨房石屎突然倒塌,令她感到惶恐。(张浩维摄)

85岁的刘婆婆住在土瓜湾安居楼逾半个世纪,今年10月,家中厨房的天花板石屎突然剥落,幸好刘婆婆下楼食饭,因而避祸。她形容跌落的石屎大约1米乘半米大小,重提当日景况仍心有余悸,“好惊会再冧!”经检查后,发现是楼上单位的厕所漏水引致钢筋发胀,需要凿出松脱的石屎,并涂上防锈油及补回石屎。

周女士现年71岁,她表示即使是换灯等简单工作,她都不敢贸然“爬上爬落”。(张浩维摄)

另一位独居长者周女士,同样遇上家居维修问题,客厅、厨房的光管需要更换,厕所水箱更发出“轰轰”巨响,令她担心有安全隐忧,“惊佢会爆!”

她又指不久前才找水电师傅处理,但未必有人愿意上门修理,“ 有次厨房坏了灯,师傅叫我储多几盏 ,所以我屋企会有电筒、可携台灯,有咩事都可以解决到。”周女士透露,上门师傅最低消费都要500元,透过市建局的维修计划,她可以放心交予合资格的技工处理。

市建局于土瓜湾区开展维修计划,连同蒋师傅和余师傅共有六名退休维修义工,接到街坊查询后便会上门检查和简单修理。(张浩维摄)

逾6成求助为长者

市建局于今年6月与非牟利机构合作,于土瓜湾区开展为期半年的家居维修先导计划,有6名退休的维修师傅负责维修项目。截止11月中,当局已接获132宗维修个案,其中有6成半属是独居长者或夫妇,其余是基层家庭及市建局重建户。另外,当局亦于深水埗开展相同项目,料明年5月结束。

蒋师傅表示,如遇到石屎剥落的情况,需要先凿走松脱的石屎再喷上防锈油,最后补回石屎,需时约3至4天。(张浩维摄)

退休师傅:简单工程好快搞掂

现年68岁的维修师傅蒋金财,本身都是土瓜湾区的退休长者,从事水电工程已有约50年。他眼见不少区内长者,因负担不起费用而选择放弃维修,“‘大鸡唔食细米’, (行内人)几百蚊工程唔会接,几千蚊先接。”

他忆述一名住在唐五楼的婆婆,早前台风山竹来袭,接收天线被吹倒,于是她就无法收看电视,只能靠收音机与外界联系,他们其后帮婆婆外装新天线与调较频道。此外,又有三人㓥房家庭,业主不愿意维修漏水的水箱,而㓥房用水与一般单位不同,不会分开咸水和食水,水箱漏水令水费开支暴增。他称该家庭每月水费达900至1200元,更换水龙头、水箱零件等后,便解决问题,“佢哋好开心,话可以将钱放喺买补习功课上。”

余师傅从事水电维修工程超过10年,每次他都会为街坊免贵检查电线,确保家居的电力安全。(张浩维摄)

部分工程非能力范围

另一位师傅余悦湛则称,并非所有家居维修都可处理,举例称有一个“双独老”(即两夫妻均为长者),家中的铅水喉已老化,“扭出嚟嘅水都系锈水,啡色,要开十几分钟先系清水,但更换要万多元,他们便说宁愿忍耐一下,好心噏。”不过,由于更换铜喉涉及外墙搭棚等工程,并非他们的能力范围,所以只能转介予市建局处理。

余师傅表示更换光管、检查电掣都是举手之劳,对于老人家而言则非常困难,虽然不时要走上8、9层的唐楼,但帮助别人的满足感难以言喻,“你现在帮到人,之后就人哋帮你,我开心,老人家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