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湾仔绕道相类空气净化系统 低效澳大利亚弃用 路政:港版已改良
中环湾仔绕道将于本月20日通车,为改善行车隧道的空气质素,路政署斥资2.5亿元,首次引入全球同类设备中规模最大的空气净化系统,标榜料可移除八成可吸入悬浮粒子和二氧化氮。但《香港01》发现,该系统曾应用于空气污染严重的澳大利亚悉尼东部隧道,惟因造价高昂及实际成效较预期低而煞停。路政署承认两个系统有类似地方,但本港的系统经过改良,包括于系统顶端设置挡板,令全部空气都会经活性碳处理。
有学者指出,每条隧道的地形及切面面积都有独特性,系统亦不会完全一样。现阶段需关注会如何监察数据及一旦超标可如何应对,例如会否间歇封闭隧道。
澳大利亚隧道曾用类似系统 效率远逊预期
中环湾仔绕道本月20日通车,特首林郑月娥将于19日举行通车仪式。路政署早前介绍,绕道引入本港首个行车隧道空气净化系统。署方回复《香港01》查询时表示,该系统总造价约为2.5亿元,并曾于多个国家使用,包括西班牙,日本等。署方聘请的顾问公司曾研究该技术及评估成效,确保可有效地消除八成可吸入悬浮粒子和二氧化氮。
但《香港01》发现,澳大利亚悉尼M5东部隧道(M5 East tunnel)亦曾使用类似系统,该系统同样声称可消除八成可吸入悬浮粒子(PM10)和二氧化氮,但结果却不达标,当局后来更评定该系统为“低效率(low efficiency)”,例如其静电除尘器只能过滤约65%的PM2.5(微细悬浮粒子)及PM10,以及约60%的总悬浮粒子,低于宣称的八成过滤效率;而其DeNOx过滤器只能过滤约55%的二氧化氮,效率同样逊于预期。
整套系统造价达6,000万澳元(约3.37亿港元),每年营运费用达83.5万澳元(约465万港元)。于2010年起试行18个月后,被评定该空气过滤系统营运成本高,也不足以成为可行的空气质素管理措施,最终煞停。
路政署强调与澳大利亚设计不同
香港的系统与悉尼相似,行车隧道内的废气先由风扇带动,输送到主要由静电除尘器和二氧化氮过滤器组成的空气净化系统过滤。静电除尘器设电离子器,把废气中的可吸入悬浮粒子吸附在收集板上;二氧化氮过滤器中的活性碳则通过吸附作用,进一步去除二氧化氮。但路政署强调,绕道的通风大楼包括空气净化系统的总体设计是配合绕道环境特别设计,与M5东部隧道的总体设计有明显差异。
路政署称,悉尼的隧道过滤器未能发挥最大效用,是由于放置于组件内的活性碳随时间损耗及沉淀,在组件顶部形成缝隙,以致部分气流未经活性碳处理便从缝隙排走。但中环湾仔绕道的系统则经过改良,过滤器的顶端已设置挡板,将因部分活性碳损耗而形成的缝隙密封,确保全体气流必须通过活性碳处理。
至于静电除尘器亦有不同,路政署指,悉尼的静电除尘器系统效率低,是由于运作时的风速超越设计上限,但绕道的静电除尘器的设定运作风速为每秒4米,低于系统设计上限的每秒6米,可以保持高除尘效率。路政署强调,绕道的通风大楼包括空气净化系统的总体设计,是配合绕道环境特别设计,与M5东部隧道的总体设计有明显差异。
香港与悉尼隧道的另一个差异是,由于M5东部隧道的空气净化系统与其他机电系统有连系,侦察到其他系统有异常情况,就会停运,令其停运时间较多;至于绕道的系统已作改良,只会于影响安全的紧急情况下,如侦察到火警或外物误闯,才会暂停营运,确保空气净化系统能维持长时间营运。
学者:应加强监测
香港理工大学建筑科学及消防工程讲座教授周允基了解过相关资料后认为,两个系统“很难说完全一样”。他解释,每条隧道的横切面面积、地形都不一样,每个系统都经过修订。他续指,即使该系统如悉尼类近,亦不能再更改,现阶段反而应从监测方向入手,例如当发现空气污染物浓度过高时,可考虑间歇性封闭隧道。“隧道中的车辆数目减少时,污染物自然减少。即使通风系统不理想,空气质素亦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