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没有爸爸的慕光校长 以刻苦经历教学生救学校

撰文: 曾雁翔
出版:更新:

慕光英文书院在1954成立,2013年转为直资办学,以平民直资学校为定位,每年学费仅2,000元,因为收生不足等原因,翌年出现财政赤字。同年,李逸樵到任成为校长,首要任务便是解决财赤问题。李校长开源节流,向外界筹款,“想做到示范,唔使好多钱都可以做到好教育”。结果首年成功减少赤字,次年更成功转亏为盈。

李逸樵校长。(曾雁翔摄)

幼时被卖成继子 成年始知己身世

能够完成艰巨任务,全靠校长坚毅的个性,而这缘自童年时的艰苦经历。1954年出生,4岁时被卖到姓李的家庭作为继子,由童年至成人都不知道身世,青年时代曾经反叛,不爱读书,后因李家祖父被卖猪仔到加拿大,他有机会赴加留学,惟投靠亲戚却被冷待,要自己到车轮厂、屠房等赚钱维生,挨过几年终学成而归。

以为自己就系自己,但原来你自己系边个都唔知。
李逸樵校长

至1992年,几经转折才知道自己身世,原来他的本名黎纯礼,因为家贫被卖给李家。他当时感到很惊讶:“以为自己就系自己,但原来你自己系边个都唔知。”他因此失眠多天。到这一刻,他仿佛明白了一切。

李校长的“卖身契”。(受访者提供)

及后他取回“卖身契”,并到过生死注册处查证,亦知生父在自己被卖后不久过身,尚有3个兄姊都被卖走。他说:“有谂过揾返兄姊,但找到又如何呢?”他也并无对生父母有怨恨,因为他深明那个年代生活迫人,亦感受到生父母的切肤之痛。

经历过艰辛的童年,他明白到学生需要没有人协助,是多么可怜,所以他期望老师在提升成绩时,亦能带出正向思维,发挥学生的潜能。从没感受过父爱的李校长,与妻子育有两名儿子,他谦称自己不是好父亲,年幼时没有父亲的“模”,不懂如何做父亲;每年父亲节,李校长也没有特别庆祝,一家人齐齐整整,已是幸福!

校内有一幅壁画,纪念创校人杜叶锡恩。(黄伟民摄)

“慕光英文书院”小资料:

1954年,前市政局议员杜叶锡恩创立“慕光中学”,后来易名“慕光英文书院”。学校成立初年校舍设于启德新村,至1972年迁至现今观塘功乐道现址。

学校网址:http://www.mukuang.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