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成白居二买家月供占收入逾半变楼奴 一炮过买居屋者近半靠父干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二手居屋一向是不少“无壳蜗牛”的选择,而未补价的“白居二”单位亦更易负担。不过,房委会早前就居屋二手单位买家进行统计调查,发现有21%的第二市场白表买家(即“白居二”买家),他们的每月按揭还款额,竟占其入息比例一半或以上,成为“楼奴”。调查又发现,不少二手居屋的买家可“一炮过”付款,当中在公开市场(即已补价居屋)中,有48%的首置买家均“靠父干”;而第二市场的绿表买家中,亦有17%人可靠“并爹并娘”“Full Pay”。

据了解,有21%的“白居二”买家,其每月按揭还款额,竟占其入息比例一半或以上。(资料图片)

房委会以面谈形式访问1,102名买家,当中涵盖2015年至去年3月购买二手居屋单位的自住买家。

公开市场居屋较第二市场贵

调查发现,于公开市场购买居屋的买家,其所购单位价格,均较第二市场买家所购的单位高。于公开市场中,首置及非首置买家的单位平均价格为390万及420万元,其中更有22%的非首置买家单位价格达500万元或以上;至于第二市场中,绿表买家的单位售价都较白表高,前者平均售价为380万元;后者则为330万元。

虽然公开市场的居屋售价较高,但有约8成的公开市场买家均同意,购买二手居屋的主要考虑因素是价格较低。

公开市场的首置及非首置买家中,单身者分别占5%及7%。(资料图片)

买家不乏单身者

调查发现,公开市场及第二市场的买家平均家庭人数介符2.8至3.4人。不过,单身买家亦有一定比例!

调查亦显示,公开市场的首置及非首置买家中,单身者分别占5%及7%;而第二市场中,绿表及白表买家则有7%及6%。

购买二手居屋的买家中,大部份人均居于私楼。(资料图片)

普遍买家居于私楼

结果发现,有6成的公开市场首置买家居于私营房屋,非首置买家更有91%。而在白居二买家中,亦有59%人居于私楼。

至于原本为公屋户主的第二市场绿表买家,他们居于公屋的年期平均有16.4年,其中有39%买家已居于公屋20年或以上。

四成白居二买家 每月供款占收入四成至一半以上

相对公开市场买家,第二市场买家的每月按揭还款额占入息比重较高。在公开市场中,无论首置或非首置买家,他们每月按揭还款额与入息比例的中位数,均不超出30%。

反观第二市场,绿表及白表买家的比例中位数达33%及37%。值得留意是,有21%的白表买家的还款额,占去他们入息比例一半或以上,另有20%占其收入四成至少于五成。

48%公开市场首置买家“靠父干”一次过付款

消息透露,大多数买家均会申请按揭贷款。不过,于公开市场的非首置买家中,有约22%人以“一炮过”付款购买单位,而首置买家则有7%。调查发现,于其资金来源中,有48%的首置买家均“靠父干”,而非首置买家为2%;至于第二市场的绿表买家,亦有17%人可靠“并爹并娘”一次过付款。

被问及未来住屋计划,于公开市场的首置及非首置买家中,各有8%人表示会迁出单位;而第二市场买家中,分别有3%的绿表买家,及4%的白表买家称会迁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