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中心】阮兆辉:粤剧发展资源增加 水平却“每况愈下”
香港不时被称为“文化沙漠”,本地首个集文化、教育及公共空间于一身的西九文化区,首个大型场地-戏曲中心即将落成,并将于明年1月20日开幕。戏曲中心不只为艺术团体提供表演场地,亦冀推广戏曲文化及推动观众年轻化等。西九戏曲中心顾问小组委员,有“万能泰斗”之称的阮兆辉接受《香港01》访问指,香港从来不缺观众,自从粤剧于2009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政府便开始投放大量资源,惟有资源不等于有好演出,他指粤剧在港发展虽越“越做越大”,惟水平却“每况愈下”,直言“欲哭无泪”。(西九戏曲中心系列六之五)
不断发掘天才,亦不断流失天才。
粤剧自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后,政府近年便著力推广戏曲文化,各区都不难看到有关戏曲文化的身影。但阮兆辉却担心有反效果,“从来学校都系最好嘅渠道让新一代认识戏曲,但唔系迫,唔系夹硬拉佢地入剧院,就等于佢地会钟意戏曲。”阮兆辉认为“强制”教育下,学生开始认识戏曲,由此的确见有成效,但不能强求整个观众年龄层一下子降低,现时应该要做的是“慢慢吸引观众,而唔系硬推销。”
香港粤剧一直被指有观众老化,甚至缺乏观众的问题,阮兆辉认为香港现时每日有至少3埸粤剧,在不同剧场上演,直言“粤剧从来唔缺乏观众。”他感叹自己担任香港戏曲节评判一段长时间,期间“不断发掘天才,亦不断流失天才。”他说,家长都抱著想子女好好读书的心态,令学生们都迫著半途而废,“艺术系靠边站的,全世界都当艺术系玩,就连政府都系。”
今日可以有大师级嘅演出,听日竟然可以系幼稚园嘅毕业典礼。
绝大多数艺术团体现时仍以康文署辖下的剧院作表演场地,阮兆辉说剧院虽然有足够演出用的设施,但批评“今日可以有大师级嘅演出,听日竟然可以系幼稚园嘅毕业典礼。”他形容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是以“康乐行先过文化”,香港艺术的命运由一群不懂艺术的人去管理,情况十分可悲。
“政府拆紧戏曲嘅平台”
近年政府大力推广戏曲文化,增加大众对戏曲文化的关注及认识。但阮兆辉就质疑,政府投放多资源并不代表会有高质素的演出,更直言“政府系到拆紧戏曲平台。”对于本地戏曲演出,他认为做得好,便自然会吸引到观众买票入场支持,但现实是“做得好或唔好都会有人睇,演出情况有时都几不堪,直头会睇睇下想离场走”。
阮兆辉认为戏曲业界的生态绝对有能力“做得好”,希望作为殿堂级场地的戏曲中心,不单只为业界提供场地,更做好文化培养的角色。他亦希望政府和西九文化区,未来若能将资源投放于提升香港人文化水平上,不但能让香港不再成为“文化沙漠”,更能首先将戏曲中心成为全世界中国的戏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