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肝圣手夏威:病人分秒受煎熬 器官捐赠者少 逼出活肝移植技术

撰文: 张美华
出版:更新:

在九巴任职逾廿年的好爸爸江振超,日前因急性肝衰竭在玛丽医院深切治疗部留医,在等候换肝期间病情急转直下,直至物色到合适的肝脏进行移植,身体情况已不适合进行手术,终在周日(25日)不敌病魔离世,遗下太太及两名年幼子女。有“换肝圣手”之称的资深外科专科医生夏威说,病人及其家属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每一分一秒都是煎熬,任何捐赠者只需要有“想帮人嘅心”,其他医疗事务上的事,自然会有医护人员协助处理,期望更多人能登记成为器官捐赠者。

前电台主持人许耀斌忆述,9年前决定捐肝救母,是“3秒钟决定”。(欧嘉乐摄)
许耀斌(左)在捐肝后有两个月时间确实不良于行,但随后逐潮回复正常,他更参加毅行者、游渡海泳和跑全马。(欧嘉乐摄)

前电台主持捐肝救母:用3秒钟决定

9年前曾捐肝救母亲的前电台主持许耀斌忆述,由得悉母亲患肝癌,至知道要做手术捐肝救母都是“3秒钟决定”。于捐肝手术前的一段时间,他坦言心情很恶劣,除了自己与母亲做手术的日期外,完全想不到其他事情。此事他还勉强参加跑步比赛,但身心状态俱疲下,最终“跑都跑唔到,反而仲拉伤咗”。

及至手术顺利完成后,许耀斌坦言之后有两个月时间连行也行不到;但经过专心休养后,突然觉得要对自己身体认识更多;在手术后一年慢慢开始重新做运动,又以捐肝者身份参加毅行者,宣扬器官捐赠。其后又参加渡海泳和三项铁人等比赛,今年更再次挑战全马。

感慨700万人口 只有30万人登记捐赠器官

对于曾有逾20名市民称愿意捐肝予在九巴任职的好爸爸江振超,许耀斌则指香港有超过700万人,但只有约30万人愿意登记成为器官捐赠者,每当有人需要器官捐赠延续生命时,大众就将责任放在这30万最热心的人身上。他认为社会上大部分人都只当“花生友”,在Facebook上会分享新闻及相关消息,但却未有登记成为器官捐赠者。

资深外科专科医生夏威指如果社会上器官捐赠的风气良好,根本不需要作出器官捐赠的呼吁。(欧嘉乐摄)
夏威(中)指捐赠者只要有“想帮人嘅心”,便可到医院检验,其他医疗事务上自然会有医护人员协助处理。(欧嘉乐摄)

活肝移植是“冇办法之中嘅办法”

作为本港少数能独立进行活肝及尸肝移植手术的资深外科专科医生夏威坦言,香港于活肝移植技术范畴上能够享负盛名,实在“系逼出嚟嘅”。他表示,如果社会上器官捐赠的风气良好,根本不需要作出呼吁。他又谓外国一般会以尸肝进行移植,惟香港器官捐赠情况并不普遍,导致活肝移植是“冇办法之中嘅办法”。

捐肝者两星期便可逐渐康复

夏威续指,肝衰竭容易有并发症,只要出现感染就不能再进行移植手术。他指病人及其家属在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每一分一秒都是煎熬,又指捐肝者在手术后两星期便可逐渐复元,只要等待伤口愈合后更可正常活动。夏威呼吁捐赠者只要有“想帮人嘅心”,便可到医院作出检验,其他医疗事务上自然会有医护人员协助处理。

肾脏移植康复者陈国明认为只能尽自己的努力去做,以自身故事感染他人,希望更多人成为器官捐赠者。(欧嘉乐摄)
作为等待肾脏移植的“过来人”,陈国明(右)以自身故事感染他人,希望更多人成为器官捐赠者。(欧嘉乐摄)

换肾康复者:以自身故事感染他人

病人在接受器官捐赠后获得重生,肾脏移植康复者陈国明直言,“重生”后不但能重拾患病前的生活,更能做运动挑战自己,鼓励他人。陈国明忆述他由做完器官移植手术后,等待3年便能做运动。惟等待身体适应“新肾”期间,他一直有慢慢锻练,又观察身体反应。首先要有很清楚能做得到的目标,加上有足够的锻练才做得到今日能跑全马的结果。当然,陈国明指一直有咨询医生,又会定期进行心脏测试,证明可以跑全马,才开始向目标进发。

作为等待肾脏移植的“过来人”,他感叹其实许多人每日都面对生死,当中亦有许多人有许多不同的提议。但作为过来人,陈国明直言只能尽自己的努力去做,以自身故事感染他人,希望更多人成为器官捐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