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中线】礼顿认不合格报告手写内容、连续墙竣工纪录属后补

撰文: 陈晶琦
出版:更新:

沙中线红磡站独立调查委员会聆讯踏入第20天,礼顿地盘副总管叶伟明作供。叶伟明于庭上供称,2015年底收到由港铁代表黄智超发出的电邮,当中提及C3区有5枝钢筋被剪,故与礼顿代表商讨后,他负责向泛迅发出不合格报告。
代表委员会的英国御用大律师Ian Pennicott盘问时,指出礼顿呈交予委员会的不合格报告,当中有手写内容关于修补方案以及事件结档,惟在2015年12月18日发给港铁及泛迅的版本则没有。叶伟明承认,手写内容是2017年1月由一位礼顿代表后补。Pennicott随即质疑,同一时段礼顿工程部总监Stephen Lumb正就工程展开调查,会否是调查期间,发现不合格报告尚未结案,继而由礼顿另一名代表“巧合”后补内容。

代表委员会的英国御用大律师Ian Pennicott盘问时,指出礼顿呈交予委员会的不合格报告,当中有手写内容关于修补方案以及事件结档,惟在2015年12月18日发给港铁及泛迅的版本则没有。(资料图片/张浩维摄)

叶伟明于庭上供称,自2015年收到港铁代表黄智超发出的电邮,提及工程涉及有5枝钢筋被剪短,故与礼顿工程师莫嘉晋和质量及环境经理Kevin Harman商讨后,遂于2015年12月18日向泛迅发出不合格报告。

礼顿及后呈交至委员会的不合格报告补上了手写内容,提及剪钢筋问题于2017年1月13日以检查及测量申请表格(RISC)结案(Close File),并附上礼顿质量及环境经理Kevin Harman的签署。Pennicott问及,当时是什么原因需要加上结档手写内容,而不合格报告当中的工程修补方案又是何人写上。叶伟明表示,内容是2017年1月由Harman后补,指自己亦有在旁加签,但不知道为何Harman要后补内容。

代表政府的资深大律师许伟强指出,不合格报告发出后8个月,礼顿再做了一份检查及测量申请,问及此举是否属正常程序。叶伟明指属不寻常。委员会主席夏正民再质疑,为何2015年发出不合格报告后,问题已即时修正,但仍要待14个月后至2017年才结案。叶伟明解释,因问题即时修正且得到港铁审批,故“唔系好心急跟进”。

礼顿地盘副总管叶伟明(右)承认礼顿呈交予委员会的不合格报告中,手写内容是2017年1月由一位礼顿代表后补(陈晶琦摄)

聆讯休庭一周 本月26日续讯

Pennicott及后展示东西线层板及钢筋螺丝帽竣工图纪录,问及叶有否见过相关纪录。叶承认并解释该批纪录是今年6月与多名礼顿工程师一起编制,又指当时收到礼顿风险经理Justin Taylor指示,要求计算接驳连续墙涉及的螺丝帽及钢筋数目。Pennicott其后再展示另一份竣工图纪录,指更新版本内的施工图、钢筋数量及东面连续墙钢筋的设计图等均有改动,又问及是否得悉竣工图应该为当时竣工即时编制,而不是后补。叶伟明解释,更新版本有出入应是连续墙部分层板采取了钻洞插铁的修补方案,惟重申不知道编制方案目的、竣工图需即时编制,以及2015年的手写日期是何人写上。

就红磡站东面连续墙顶部,当中涉及图则修改,港铁与礼顿今日就修改细节终达成协议,且向委员会呈交了竣工图,当中夹附了相片及图则。聆讯将休庭一周,本月26日续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