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长模范教学奖得奖老师贴近学生思想 批准失恋女生迟交论文

撰文: 李家伟
出版:更新:

令学生在学习时感到亦师亦友,向来是很多老师的教学目标,然而因为与学生之间年纪的差距,往往令两者生出隔阂。香港中文大学今除了(15日)举行颁授学位典礼,也向9位老师颁发2017年度校长模范教学奖,以表扬教学表现卓越的教师。当中大多的老师都具有与学生相处的独家心得,有获奖老师表示,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信任,“(学生)肯同大学老师讲心事已经难得”;有获奖助理教授因女同学失恋求助,最后获批准延期交论文。

吴梓新提到为了让学生更了解理论内容,除了让学生试食药材,更会让同学煲药在课堂上派发赠饮。(卢翊铭摄)

中医学院高级讲师吴梓新今年获颁发2017年模范教学奖;他提到,中医以理论主导,对学生来说的确较难,但内容实际上十分有趣且可学以致用。他举例指,过去为了令学生更容易了解,更曾经在课堂上带药材让同学试食,从而了解药材真正的味道及与书本所述的分别。除了试食药材,吴梓新更指会要求同学理解完古谱药方后自行煲成药,在课堂上派予全程服用。

与学生课堂试食药材 令学生容易理解

吴梓新认为,学生在上课后回家温习时或会有迷失,而这些活动就有助同学投入到中医的理论,更深入地了解课堂内容。他又指,现时的学生由幼稚园到中学都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到大学固然有很多改变需要面对。而教学方法作为教学工具,如果可令同学愿意与老师分享遇到的困难,也是一件好事。

郑国强已在中大教学达22年,他指学生的支持成为了他继续教育工作的动力。(卢翊铭摄)

学生只会专注10分钟 会留意反应设休息时间

另一位得奖的是电子工程学系教授郑国强,郑国强手执教鞭22年,历尽社会变迁;他提到,或者是因为电话科技的进步,他认为现时的学生专注力较低,“上堂都只可以focus(专注)10分钟”;而为了让学生更了解课堂内容,郑国强改变了自己教学方式,如由过去单向教学变为多留意学生反应、设休息时间等。

除了课堂上,郑国强提到也会与学生聚餐,了解学生的相法及接收学生的投诉。亲民措施双管齐下,他忆述,曾经生病了逾一整个月,获学生贴心地送上了慰问卡,加上见证有学生因为学习而慢慢变好,即使曾经因为学校繁琐的行政工作令自己麻木,但就因为这些来自学生的支持,才令自己有继续教学的推动力。

曾做过中大学生的尹振英直言,师生关系最重要的都是信任,“肯同大学老师讲心事已经难得”。(卢翊铭摄)

课堂与学生分析“公关危机” 曾因女生失恋批准迟交论文

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尹振英也是得奖老师;曾经在中大毕业,令她深知学生何以不喜欢苦闷的课堂。她指在教学时不时警惕自己要尽量贴近学生想法,如鼓励同学分析最近的“公关危机”等等。

她提到自己擅长与同学沟通,“知道而家青年人压力比以前大,社会好competitive(竞争性)”。她表示,过去甚至有女同学就失恋心事求助,以求获批延期交论文,最后她允许。做过学生现时做老师,她直言,师生关系最重要的都是信任,“肯同大学老师讲心事已经难得”。

中大校长模范教学奖于1999年设立,奖项用以表扬教学表现卓越的教师;本届共有九位得奖人,当中包括政治及行政学系副教授周保松等,至今共有143位教师曾获颁校长模范教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