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枪到驻颜粉底揭港医学美容规管落后 三年未讨论新技术
早前警方接连采取行动,打击坊间的高风险美容服务,引起美容业界哗然,但同时要求加强规管的声音却愈来愈大。香港面对每年产生逾35亿港元利润的医美服务,一直著眼于如何将医学、美容分开,但拖延多年未有结果,大大落后于邻近地区。
与此同时,各地传入、难以分类的疗程,如近期大热的“驻颜粉底”疗程,虽然涉及刺穿皮肤导入美容物质,却未有相关条例规管。有当年参与区分医学及美容工作小组的成员指,自2013年发表报告后,小组却没有兑现承诺再召开会议商讨新技术,形容规管混乱除了令业界无所适从,市民亦难以确定哪些程序只应由医生操刀,难获保障。
新兴“驻颜粉底” 同涉刺穿皮肤
根据区分医学程序及美容服务工作小组报告的原则,凡涉及皮肤穿刺以注射 、输送、植入或穿上任何物质或物体进入客人体内均属“医疗程序”,然而,由韩国传入的新兴技术“驻颜粉底”疗程,虽同涉刺穿皮肤导入美容物质,却未有规管。“驻颜粉底”的原理,是先于客人面上涂抹色泽如同化妆粉底液的“植物精华”及透明质酸,再以有十多支针的电动微针机以高速震动方式刺穿客人脸部的皮肤,声称有助吸收精华及刺激骨胶原增生,达致“仿佛将粉底液注入脸部底层”的效果。现时不少美容院的宣传片段均显示,“驻颜粉底”多由美容师操刀,更会使用麻醉膏。虽然疗程使用的电动微针机并无直接注射物料到皮肤底层,但各程序、仪器针头与水光枪相似,甚至针的数目增加,针长更可达2毫米,同样会造成伤口及流血。
食卫局:待研究完成后始定规管细节
“驻颜粉底”于工作小组2013年发表报告后才兴起,然而有消息人士指,工作小组自2013年后再无召开会议,换言之,“驻颜粉底”的安全性及规管事宜从未被带上工作小组讨论。对此食物及卫生局未有回应电动微针是否须由医生执行,只提醒施行有关程序的人员应受适当培训,采取有效感染控制措施。局方又指,卫生署已聘外界顾问公司,建议本港应如何规管包括电动及手动的微针等的医疗仪器,待研究完成后会向立法会汇报结果及规管的立法建议详情。
医美分家难达共识
医美分家及规管工作开展多年,惟美容界、医学界一直未有共识。美容业总会主席叶世雄虽认同高风险美容程序应由医生操刀,但质疑现时政府的规管方向:“全世界都讲紧医美合作,特别是香港的医生不可以宣传,正需要与美容业合作,由美容界专业人士推广,客人才知道有哪些服务可以选择,但香港仍在讨论如何分开医疗与美容,而不是如何发展这产业。”他认为政府应推出发牌制度,让美容师受训考牌,确保医美行为安全并在合适规管下发展:“我们主动联络过超过60名不同界别的议员,也多次将要求政府规管美容业的议题带上立法会,找过教育局、食卫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甚至立法会已通过规管及发展医学美容的议案,但到现在都是没有局肯认头。”
本身是医生的立法会议员郭家麒则认为,医学与美容必须分开,而将高风险行为交由医生处理,并以现行法例规管医生,具足够阻吓性及行之有效:“如果有问题,医生是可以被钉牌的,这是对一个医生最大的惩罚。”
齐轰政府叹慢板
时至今日,医美事故仍时有听闻,惟政府至今仍未将有关草案提上立法会,更未立例清晰界定何谓入侵性医疗行为,郭家麒批评政府抱著“少做少错”心态处理问题:“对口官员都不做事......立法会、政府又将要换届了,咁耐都系得个讲字!”郭家麒明言,目前政府以非法行医拘捕美容师难以入罪,“因为基本上美容师唔自称系医生就告唔入”,促政府尽快著手处理规管高风险美容服务。
食卫局则回应指,已完成加强规管私营医疗机构的公众咨询,并已于4月公布了结果,现时正分析和敲定相关技术细节,以期在2016/17年度立法会会期内,把有关条例草案提交立法会审议,完善私营医疗机构的规管制度。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