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光枪热潮】记者亲身接受美容师注射 揭美容院涉非法行医
深水埗一间美容院因在没有医生监督的情况下,替客人进行水光枪面部注射疗程,警方本周三(27日)以涉嫌无牌行医拘捕4人。《香港01》深入调查水光枪问题多个月,记者更直击美容师替客人打水光枪的整个过程,美容院不但以没有行医资格的美容师进行疗程,更未有展示注射的物料成份。有皮肤科医生直指疗程涉及注射,会造成伤口流血,接受疗程者有机会皮肤红肿,处理失当会有感染风险,明言所有注射都应由注册医生进行。
近年香港兴起由韩国传入的水光枪美容,美容院更起用名人明星如容祖儿、陈嘉容、邵美琪作代言人,声称效果媲美敷千张水份面膜,大受女性欢迎。所谓“水光枪”,其实是以手枪形仪器,于客人面部各个位置皮肤底层1-3毫米,注射美容制剂,手枪每打一下有4、5支针刺穿表皮,一次注射可导致全脸出现至少过百个小针孔。市面上一个水光枪疗程价钱由数百元至3、4万元不等,部分小型美容院没有驻院医生,由美容师直接替客人进行疗程。
美容师操刀 直言与打针无异
为深入了解水光枪的注射情况,数个月前记者经团购网以388元,购入尖沙咀IPS International美容院提供的额头透明质酸水光枪试做疗程。当日记者步进美容院后,一名美容师即向记者推介疗程,明言“好多人打完好靓,要打3次先得,湿疹都医得好”,记者问疗程与一般注射美白保湿针有何分别,她直言“一样,只不过(水光枪)用机打,都系打针”,更指“唔使医生打”。一轮介绍后美容师安排记者进入一房间洗脸,并于记者面上敷上麻醉膏,以防打针时引起痛楚,惟敷药前并无查问记者病历,例如是否有药物敏感。
未展示注射物料 没戴手套
此时,美容师要求记者平躺床上,自己则步出房间。约10多分钟后,她拿著放了注射物料的针筒再次进入房间,并准备替记者进行疗程,惟事前并未与记者核对注射物,更未有在记者面前拆开针剂,记者只好主动询问是否透明质酸,但她只嗯了一声,便随即在没戴手套的情况下,将针筒装上水光枪,开始为记者进行注射。由于使用了麻醉药,记者于疗程期间几乎没有痛楚,但感到水光枪每注射一下,水光枪皆会吸起皮肤并将针刺进面部,枪面上的针孔更有血液渗出。数分钟后美容师已完成注射,但对方事后除了叮嘱记者数小时内不应化妆外,并无提及伤口应如何照料等细节。
水光枪属注射 须医生操刀
水光枪原理是“注射”,惟政府2013年已将“注射”列为“医疗行为”,应由本港注册医生进行,否则属非法行医,最高可判监3年及罚款10万元。若有美容师替客人以任何形式注射注册药物肉毒杆菌(BOTOX),亦属非法行医。皮肤科医生史泰祖指,水光枪与打针注射没有分别,同涉及刺穿皮肤再注入化学物料,必须由医生操刀。他又指,疗程涉及注射,会造成伤口流血,处理失当会有感染风险,“如果是由非医护人员负责,注射时的仪器是否清洁?他对物料的认识有多少?万一出现流血,他是否有能力处理?所以若不是医生,是不可以打水光枪的。”他续指,水光枪标榜可混合不同物料,注入人体以达致某些美容甚至医疗功效,惟效用及风险成疑,未有足够证据支持,“所以连医疗责任保险都注明不包。”
有美容业界人士指,坊间美容院“几乎个个都唔用医生打水光枪”,借以节省聘请医生的费用,直言一旦揭发事件违法后,“即系咁多间美容院都犯法,咁就大件事!”他直言以他所知,若要注射正版、适合脸部肌肉的透明质酸,成本最少数千至万多元,直言坊间美容院疗程仅索价数百元,情况极不寻常。
卫生署:非医生不应施行医疗程序
卫生署则回复指,政府的私营医疗机构规管检讨督导委员会已于2013年11月接纳其辖下区分医疗程序和美容服务工作小组呈交的报告,当中建议某些程序因其风险只应由注册医生施行,当中包括涉及注射的美容程序、涉及以机械或化学方法在皮肤表皮层以下进行皮肤剥脱的程序、高压氧气治疗等。如服务提供者本身并非本港注册医生,不应施行这些被界定为医药治疗的程序。该署又指根据《医生注册条例》(第161章),非法行医属刑事罪行,可处罚款100,000元及监禁3年。
报料请致电或WhatsApp “01线报”:6511 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