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15周年】6项目料蚀反赚资产增10倍 常与信和合作
市区重建局成立15周年,期间开展69个重建项目,耗资数百亿元。局方的重建方针是“以人为本”,但经常被批评“以钱为本”。是非功过,如何定夺?
《香港01》翻查市建局历年的财务业绩统计,发现局方现时净资产多达250亿元,比成立初期多10倍,而过去有5次出现年度亏损,最严重时曾亏蚀45亿元。
除此,《香港01》亦发现有最少6个重建项目,在推展初期局方都保守地称会出现亏蚀,但项目落成及出售后,却录得数以十亿元计算的盈余。
15年净资产多10倍
全港现时有约6000栋楼龄达50年或以上的楼宇,有关数目同比递增,威胁公众安全。港府为解决老化的问题,于1988年成立自负盈亏的土地发展公司,专责市区重建,但自1997年金融风暴后,陆续有重建项目因财政问题而被拖延,至2000年时净资产仅为2.9亿元。
港府遂于2001年宣布注资100亿元成立市建局,主责市区更新及楼宇复修工作,同样以自负盈亏的方式营运;在头三年内,由于局方积极投入最少10个重建项目,均出现多达30亿元的累积亏损,且连续两年录得负资产。
不过,随著重建项目落成出售,局方自2005年起扭转逆势,净资产同比递增,一度多达262亿元,至2015年亦有250亿元,比成立初期多10倍。另外,市建局曾于2008年录得历年最大亏损45亿元,局方解释为观塘市中心重建项目拨款所致。
最少6项目料蚀反赚
有舆论批评,市建局每次推出重建项目时,都会在记者会放风预计项目会亏蚀,制造局方“贴钱派街坊”的形象,但其实有关“会亏蚀”的项目,最后都录得盈余。究竟是批评过于偏颇,还是局方真的“出口术”?《香港01》特此翻查市建局成立15年来所推展的69个重建项目,发现最少有6个重建项目,在发展初期曾被市建局估错数,原本以为项目会亏蚀,结果却有数百万元至数亿元的收益。
除了上图所示4个项目之外,市建局和房协合作发展的“乐融轩”及“喜荟”两个项目,亦曾被房协估错数,房协曾预计“乐融轩”的亏损会多达1亿元,而“喜荟”的亏蚀本更用“在所难免”来形容,结果两个项目最终收益逾20亿元。
楼市变化受诸多因素影响,若因此断定市建局有意“出口术”,未免有点偏颇。不过,根据市建局于2014年提交予立法会的“已完成16个项目收支详情”,当中除了荃湾市中心项目(万景峰及荃新天地)亏损近20亿元,其余项目扣除政府补地价后的净盈余多达50亿元,可见其“数口”精得很。
最常与信和置业合作
过去15年来,有部分市民质疑市建局与发展商合作发展重建项目是“官商勾结”,实际情况又是否如此呢?《香港01》翻查并整理38个已获私人发展商投得的重建项目,发现合共有20个项目由长实、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及信和置业等四大发展商投得,占总数的53%,而当中最常与市建局合作的发展商是信和置业,曾经投得7个重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