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近三成学童受痛症困扰 脊医指神经线受压或致鼻敏感
近年越来越多人关注学童脊骨健康问题,世界脊骨日即将来临,“儿童脊科基金”今(14日)公布一项有关学童健康、生活习惯的调查结果。调查发现,27%学童曾受痛症困扰,52%学童出现不同敏感情况,部分学童每日运动时间更少于30分钟。“儿童脊科基金”副主席唐右天脊医解释,不良姿势及生活习惯均有机会引致脊骨错位,而学童健康情况亦是脊骨错位的指标。
神经线受到挤压有机会致鼻敏感、不同痛症
“儿童脊科基金”于过去一年透过“学童脊科保健”,以问卷调查形式访问1336名学童家长,了解学童的健康状况及生活习惯。“儿童脊科基金”副主席唐右天解释,不良姿势及生活习惯均有机会引致脊骨错位,而学童健康情况亦是脊骨错位的指标。
唐补充,不少人以为鼻敏感、痛症只与先天性、化学因素相关,惟其指出“脊髓骨神经线对住内脏”,神经系统控制人体不同部位,若神经线受压,有机会影响气管、其他身体部位。
逾半学童有敏感情况
在健康状况方面,调查发现逾半受访学童过去一年曾有敏感情况出现,而鼻敏感及皮肤敏感最为常见,分别占患敏感症人数的73.8%及30.7%。
调查亦发现,27%学童在过去一年曾出现痛症。而在362位受痛症困扰的学童中,35.6%学童表示有肚痛;33.1%表示有脚痛;另外24.3%学童表示有头痛。
部分学童运动量不足
在生活习惯方面,超过六成学童睡眠时曾出现不同情况,当中有47.3%学童睡眠时有磨牙情况;40%会出现打鼻鼾。除此之外,学童睡不安宁、发恶梦,两者合共估44.7%。另外,亦有部分学童每天运动不足30分钟,反映学童运动量不足。
有高低膊幼童脊骨调整后 成功改善睡眠、鼻敏感
7岁的轩轩患有注意力不足过动症(俗称ADHD),妈妈樊太指轩轩读幼稚园时“做功课时颈无力,头垂得很低”,加上希望改善儿子专注力不足问题,遂找脊医检查,始发现轩轩有高低膊和头部前倾问题。
樊太说,儿子接受了30次脊骨调整后,脊骨健康大有改善。她亦提到,轩轩以往患有鼻敏感、睡觉时会辗转反侧“瞓唔定”,接受脊骨调整后,现睡觉情况稳定,磨牙、打鼻鼾、打喷嚏的情况少了很多。
学童可多做护脊操 避免长时间固定同一姿势
唐右天指,坐姿不良而养成固定坏习惯,有机会致脊骨错位,继而引发痛症。唐建议,学童可做护脊操,当中有不少伸展成分,而每节约5分钟,学童亦可视作“课间操”,避免长时间固定用同一姿势。他又说,家长亦应定期带子女检查脊骨。
“儿童脊科基金”关注儿童脊骨神经健康,辖下的“基层儿童义诊”计划为领取综援,或学校书簿全额津贴家庭的儿童提供免费脊骨检查,若检查时发现儿童有潜在脊骨问题,将提供首10次免费脊骨调整服务,其后则按情况优惠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