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屿料耗440亿买海砂 工程师:或向偏远国家买砂运费更贵

撰文: 王洁恩
出版:更新: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任内第二施政报告,提出“明日大屿愿景”计划,研究于交椅洲及喜灵洲附近分阶段填海,并建造多个人工岛,合共约1,700公顷。根据统计处最新数据,现时每吨砂批发价达169元,按此推算,单计购买砂填海的费用,至少需要440亿元。不过,曾参与填海工程的资深土木工程师倪学仁指出,香港海砂生产量少,或需要向偏远国家购买海砂代替,但运费更高,随时令成本上升。他又指,计划规模太大,若政府未有作完善规划,随时会消耗香港全部财政储备。

填海1700公顷后,预计可容纳70万至110万人口居住。(欧嘉乐摄)

相等于43年填海量

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到,政府将展开研究交椅洲及喜灵洲分阶段填海,建造合共约1,700公顷的多个人工岛,届时可建26万至40万个住宅单位,供70万至110万人入住。政府预料,首阶段填海工程于2025年展开,最快于2032年可有首批居民入住。

翻查纪录,香港于2000年至2015年的填海量大跌,透过填海所产生的土地合共只有690公顷,即平均每年40公顷。换言之,“明日大屿”的填海面积,等同于43年的填海量。

↓↓ 点击睇图.盘点施政报告2018重点政策 ↓↓

+10

需使用2.6亿立方米海砂

根据统计处今年6月数据,每吨砂批发价高达169元。机场三跑填海工程于2016年展开,工程将须填海拓地约650公顷,并需要高达1亿立方米的海砂。按三跑砂使用量的比例推算,“明日大屿”需使用2.6亿立方米砂,即单单购买砂的金额,已至少需耗用440亿元。

不过,现时砂供应不足,去年同期砂的批发价每吨为120元,但今年已增至169元,增幅达4成。因此,未来材料费的造费随时更高。

由于海砂不足,机管局承认,当局未有指明承建商需使用海砂,现时当中有9成来自国内的机砂。(资料图片)

海砂不足 需以机砂代替

即使三跑须填海拓地约650公顷,较“明日大屿愿景”的1,700公顷少,但三跑填海工程开展初期,有报道曾指出,由于海砂不足,工程需改用对环境污染较高的机砂进行填海工程。后来机管局承认,基于供应量不稳定,故当局未有指明承建商需使用海砂,现时当中有近9成来自国内的机砂。

同时根据立法会数字,截至去年4月底,三跑道系统的填海工程已使用约200万立方米的填料,当中约2,300立方米为海砂,2万立方米则来自香港工地的合适填料,其余便是机砂。换言之,机砂占填海用料的最大部份。

倪学仁认为,是次项目太庞大,若政府未有作完善规划,随时会消耗香港全部财政储备。(资料图片)

倪学仁:随时消耗香港全部财政储备

资深土木工程师倪学仁曾参与填海工程,他表示,香港的海砂供应不足,而“明日大屿愿景”的填海面积太大,故必须要向东南亚国家购买海砂。然而,他称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近年积极填海,邻近国家均面对海砂不足问题;相反,若向较偏远的国家购买海砂,却要面对庞大的运输费,变相令成本大增。

对于消息人士透露,“明日大屿愿景”的造价或要4,000亿至5,000亿元。他坦言,相信政府只按现时情况估价,未有考虑通胀等问题,料造价会更高。他又指,现时本港的财政储备大约1万亿元,建议分阶段建岛及卖地,以平衡财政储备。他认为,是次项目太庞大,若政府未有作完善规划,随时会消耗香港全部财政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