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27】中大11间联校论坛 陶杰:支联会患上精神僵化病
11间大专院校在中大举行六四论坛,第一场论坛中,不少与会者批评支联会僵化,并支持用自己的方式悼念六四。陶杰提议六四集会应该由支联会和本土派梅花间竹主办,让市民自行体会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现场观众拍手欢呼。
第一场论坛《重组记忆碎片,六四的本土面向》,与会嘉宾包括:陶杰、本地作家卢斯达、港大刊物《学苑》前副总编辑陈雅明、电脑游戏开发者郑立。
陶杰:支联会无力变通
陶杰说:“以人的身分审视六四就已足够,不需要计较是什么地方的人,不需要六四一个晚上,纪念不需要太复杂。”他讽刺支联会只有一班“老嘢”,“支联会不肯变通,新的挑战形式出现,但他们却无力变通,好似患上了精神僵化病,连书展口号都会变通,他们却不识变。”他指香港的未来在年轻一代手上,故应由年青人的思想表现悼念六四的新形式。
卢斯达:支联会有些人出卖香港利益
卢斯达也大骂支联会当中有人于每年六四集会中叫到声嘶力竭,大喊天灭中共,惟转头却“好似只狗咁去见张德江”。他批评有关人等出卖香港利益,根本是“食人血馒头”,在六四死者的尸身上洒盐,是完全不能接受。卢斯达指11间大专院校公开表示不出席支联会集会,他感到感动,认为通过非支联会方式悼念六四是正确决定。
时事评论人郑立也认为,要以自己的身份去审视六四,“不是用别人的角度认为我要怎样看六四,可能他们会觉得要眼泛泪光地去悼念,但最好的悼念方式是由我自己去出发”。
港大刊物《学苑》前副总编辑陈雅明则指,支联会悼念六四是追求人权自由等普世价值,质疑为什么不去悼念其他灾难,是因背后有比普世价值更重要的原因,例如对本土有特别意思,引用练乙铮的说法就是当时香港人面对九七、草拟《基本法》,感到前路茫茫,六四的本土意义就是要保住香港。
联校论坛没有任何悼念仪式
11间参与院校包括:中大、珠海、科大、浸大、树仁、公开大学、恒生管理学院、演艺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城大;明爱专上学院及明爱白英奇专业学校的学生会。晚会开始前,司仪表示不会有任何悼念仪式,着参加者依自己方式在影片播放期间悼念。
他们宣读联合宣言,表示基于对支联会六四晚会形式僵化、中国人身份认同及“建设民主中国”网领之不满,大专学界一致决定不出席支联会六四晚会。惟不出席支联会六四晚会,绝非代表学界就此无视六四。合办六四学界论坛,希望以理性之眼光,从本土之脉络,理清六四诸港人之影响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