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人.访】新界东北要发展 养蜂牧羊人:唔通要羊搭䢂上楼咩
66岁的何桂华在上水石湖新村过着养蜂、牧羊的乡村式生活。说起他平淡简朴的生活,他会腼腆地笑着告诉你:“都几开心呀。”但这份简单的快乐,却因新界东北发展计划,蒙上了阴影,他所养的蜂和羊,也面临失去家园的局面。问他会否有“算数,唔养啦”的想法,他坚决地说:“点都唔得。”
摄影:张浩维
“退休之后要揾啲寄托、有啲细艺。”正因如此,从究建筑、劳碌半生的华叔半退休时,已开始养蜂,后来更从准备撤离香港的啹喀兵手中买下一群羊,展开了养蜂、牧羊的乡村式生活。
养蜂养羊当细艺
华叔的每一天,便是由照顾蜂箱内的过万只蜜蜂开始。“我一年都系收两次糖,一次春糖,一次冬糖。如果丰收,就卖啲畀人,冇就自己都冇得食。”手执着小铲子,华叔边刮去箱边的蜂蜡边道。下午走到村外,吃过饭后,取过喂羊的面包,便是放羊的时间。
甫开铁闸,一大群“先头部队”从羊群中走出来,在华叔“走呀!走!”的叫嚷中,慢慢往梧桐河走,前往附近的大片草原。这一批羊走得七七八八,他又折返羊棚,放出一批公羊:“佢哋要另外放,唔系会搞搞震!”
6、70只羊同时放了出去,有的吃草,有的四处张望,而跳入梧桐河边草丛嬉戏的两只小羊突然起了异样:原本四肢着地的小羊突然只用两只后腿站立,再同头顶上的角互相顶撞。河边平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剑拔弩张,但在行人路上扫着羊粪的华叔,却从容不迫,慢慢解释道:“佢哋玩下啫!白色只羊仔成日都系咁,要喺羊群入面争高啲地位。”养羊多年,他早已掌握了牠们的行为模式,但这持续了20年的生活,却因土地的发展而起了波澜。
羊棚蜂场面临被收回
华叔租用作羊棚、养蜂场的石湖新村中段,正好属于新界东北发展计划首付工程范围,现时租用的地方不单会被收回、清拆,原本羊群外出散步的地方,亦可能会变成马路。
为了可以继续养蜂、牧羊,他曾多次就安置问题与发展局等政府部门商讨,甚至自己“揾地”,向部门提出建议,惟每次的答复都把他那点希望扑灭。“佢都话你冇(畜牧)牌,又唔系团体,有绿化地带都唔租畀你。”政府的回复无情而直接,甚至“老实”地叫华叔:“最好你自己租私人嘅绿化地。”
说起来,他也有点忿忿不平:“如果我唔系受你清拆影响,可以继续喺度养,你唔安置我,点都讲唔过去。”
“佢都话你冇(畜牧)牌,又唔系团体,有绿化地带都唔租畀你。”政府的回复无情而直接,甚至“老实”地叫华叔:“最好你自己租私人嘅绿化地。”
收地行动最快明年开始,现时的生活可以持续到何时,也是未知之数,华叔也只能“有一日,做一日”。为了羊群、蜜蜂的栖身之所,费尽心力,问他曾否有一丝放弃牠们的想法,他说:“点都唔得。”这句话说得坚决,未带一丝犹豫,也几乎不需思考。
弃养?点都唔得!
面对收地困局,在坚持和放弃这二择一的选择题中,华叔的答案一直坚定,“弃养”这选项亦从来没有出现过:“唔通你养养下杀死佢咩?”
羊和蜂是大自然的产物,亦赖自然环境生存,石屎森林从非牠们的凄息地。“蜜蜂系采花蜜,一定要树木有花,先维持到佢繁殖后代。”说着,他又指羊群们在人口密集的地方生活定必被吓破胆,密不透风的都市对牠们来说亦不理想:“你可以带佢上公屋咩?羊本身喺大自然养,农村先养到,唔通要羊搭䢂上楼呀?”
“唔通要羊搭䢂上楼呀?”
对华叔来说,他的要求从来都很简单,就是要一块适合的地,为羊群搭个遮风挡雨的羊棚,也让他在并旁搭一间小屋,以便晚上照顾羊群:“养乜都系,你都系要喺附近。”现在安置方案未定,他唯有一边政府商讨,一边作好最坏打算:“如果真系唔得,我都要同私人租绿化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