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购物城】牵头人黄定光:调整商舖组合吸人流 学者:难乐观
筹备多年的“The Boxes新田购物城”,规划许可的3年临时用途于本月中到期,城规会昨日(7日)通过续期三年的申请。不过,购物城至今仍人流稀疏、十室九空,更有商户“暂时撤出”,与原定计划南辕北辙。项目牵头人、民建联立法会议员黄定光就表示,购物城可再营运多3年,会以直销场(outlet)形式“散平货”,调整商舖组合,冀吸引更多市民及旅客入场消费。但有学者分析,购物城无论在选址、抑或开业时间,都不能针对目标客群,即使继续经营,“前途唔乐观。”
新田边境购物城今年2月3日才正式试业,但为期三年的规划许可于本月18日到期,营办商今年7月向城规会提交续期申请。据规划署提交文件,指购物城可满足边境旅客需求,及未有对周边环境带来不协调,认为可容忍(could be tolerated)续期营运多3年。城规会昨日审议亦通过申请。
黄定光:会借鉴工展会
黄定光指,成功续期三年相信会吸引更多商户签约承租,“有商户提议将固定租金改为分成,我们也会考虑,希望不要太守旧。购物城亦改成outlet,让商家散平货,所以我不担心客源。”他指,将调整商舖组合,增加餐饮服务及推销活动,“会借鉴工展会做法,举办2、3日的促销活动吸客。”
他又表示,中旅社会增加深圳福田口岸至购物城的巴士班次,亦会与内地旅行社合作,推出购物城为景点的旅行团。
学者:购物城未能给人愉快经历
购物城再营运多3年,是否能否起死回生?中大市场学系客座教授冼日明就直言:“前途不乐观。” 他分析指,购物城的死因,是空间、时间及定位出错。他指,内地旅客从罗湖过境后,可直接到上水、沙田,但到购物城则需转驳巴士,加上周边环境及配套,未能吸引市民“千里迢迢”入场逗留,“外国的outlet设在郊外或码头,游客花逾一小时车程去到,除了购物,还可欣赏美丽景色,但(新田)购物城附近什么设施也没有,场内又热,未能给人愉快经历。”
他续指,业界提出兴建购物城的时机,正值内地旅客访港购物高峰期,但两年过去,旅客来港疯狂购物难复见,旅客数字亦下跌,需要重新思考定位,“是否仍然只想赚内地客钱?若没有大改进,就是死路一条。”
他认为,购物城须重组店舖组合,给市民一站式购物体验,集齐“食、买、玩”,引入香港特色商舖,且产品定价须较市面便宜。他又表示,签订租约时亦须订明罚则要求开舖营业,并可划分8成长租商舖,2成短租商舖,以便节日期间给特定商户进驻,作节日促销,催谷人气和销情。